因此在民間有所流傳。
科道言官風聞奏事,也是應有之意。
不管真假,還都不用負責。
“如今東海郡因為一點小事就要開戰,顯然是不知禮法,不服王道,不遵儒道的原因!”
畏威而不懷德,動不動就用戰爭說話。
這在儒家看來就是蠻夷所為。
身為禮科給事中,最擅長的就是對付禮部。
既然馮一博敢嘲諷他,那張年吉第一反應就是以“禮”劾人。
說到這,他深深一禮,同時高聲道:
“臣彈劾馮侍郎,於東海郡文教之事上有失職之嫌!”
東海郡不是你負責嗎?
現在東海郡顯然不知禮,那你身為禮部侍郎還有什麼臉面說話?
論起人身攻擊,科道言官才是專業的。
張年吉繞了一圈,直接繞過東海郡王。
彈劾到了馮一博的頭上。
“這位大人說的對!太對了!”
讓人想不到的是,面對張年吉的彈劾,馮一博卻撫掌叫好。
說完他還朝丹陛一拜,道:
“啟奏聖上,東海郡王早就和臣說過幾次,想求朝廷多派飽學之士,到東海郡授業解惑。”
東海郡確實急缺高階人才。
別說是進士,就算是舉人也行。
可實際上,連秀才也沒幾個願意去的。
一些落第秀才,在東海郡都算飽學之士。
在黑龍府各處得到重用。
理論上來說,東海郡現在文化最高的。
是秦可卿她老爹,秦業。
秦業進士出身,可卻一直吊著口氣。
能在東海郡頤養天年,已經殊為不易。
根本無法出仕。
“只是臣考慮到東海郡畢竟孤懸海外,想必諸進士去了很難適應那裡的瘴癘。”
這話裡就帶著幾分嘲諷之意,不過說的確實也是眾人的刻板印象。
流求孤懸海外,又氣候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