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雖是皇帝,但也是個人。
是人,就有感情。
“這一點我也很疑惑,不過想到馮淵在江南的名聲,就又不覺得奇怪了。”
忠順親王聽景順帝提起馮淵,笑了笑,又道:
“說來曾和皇兄提過,馮淵在江南沿海的名聲極高,不比這個黑龍王稍差,甚至由有過之。”
景順帝聞言,笑道:
“馮稼軒之名還在流傳?”
忠順親王點點頭,不由感慨道:
“當初他下江南剿滅倭寇,不少百姓都給他立了生祠祭拜。”
這事雖然不是第一次提起,但忠順親王還是有些羨慕的。
他生來高貴,但即使是皇家男兒,又有幾個沒有一顆建功立業的心?
馮淵受人敬仰不說,還受人香火。
這樣的待遇,任哪個有心功業的人都要稱羨!
“說不定這個黑龍王,就是看到了馮淵的名聲,才會想出對付倭寇積累聲望。”
聽到這話,景順帝認同的點點頭。
這和馮淵所說基本一致。
此時再聽,自是有幾分道理。
不過由此他又想到一事,問道:
“說來這些人藏頭露尾,我總有些不放心,你說會不會是江南哪個大族的手筆?”
說起名聲,景順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江南大族。
這些人在當地名聲極高,比朝廷的影響力還大。
而且他們盤根錯節,又都積極推動海禁之事。
若說海禁之後,還有洋貨入境。
那至少八成,是從這些江南世家大族的手裡流出。
不說都是,但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若說東海國是他們所建,景順帝絲毫不會覺得詫異。
“江南大族多在咱們的監控之下,能有這個實力的也就只有甄家。”
忠順親王只沉吟了一下,就說一個答桉,又補充道:
“他們之前派去海外的人,都悄無聲息消失了,在甄家的龍鱗衛說,是被不明勢力所滅。”
一聽甄家,景順帝有些皺眉,猶豫道:
“這樣說來,也不無可能?”
忠順親王點點頭,隨即又搖了搖頭,皺眉道:
“不過甄家至少在明面上,和海外已經很少往來了,現在除了巴上四王八公,並無其他動作。”
說到這裡,頓了一下,顯得有些猶豫。
“難道,甄家想來個金蟬脫殼?”
這個猜測倒是很有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