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博離開不久,張松越也從臨敬殿出來。
他要抓緊時間,和其他閣臣商議關於東海國歸附的相應事宜。
顯然,這事兒已經定下了。
但該如何接收歸附獻土、如何封賞等事,還需要他們這些閣臣拿出一個章程。
明日朝會之前,要報給景順帝,並進行最終敲定。
這可是個急活,估計內閣今天都要加班了。
前腳兩人剛出臨敬殿,後腳忠順親王就被帶來回話。
“龍鱗衛那邊的訊息可整理出來了?”
從東海國建國的訊息傳到都中,忠順親王就著手讓人整理相關訊息。
可惜這些訊息,只零星見在於龍鱗衛的例行彙報之中。
好在一番辛苦之下,也不是一無所獲。
忠順親王此時聽問,便將準備的卷冊拿出。
同時也開始介紹大致情況。
“龍鱗衛在海外沒有人手,和流求相關的訊息,都是從沿海州府的日常上報,零星匯總過來的。”
龍鱗衛雖然遍佈大魏,但相比都中、北地這樣,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還有江南這樣,世家大族遍地的區域。
東南部沿海地區很少有什麼值得關注之處,因此並未安排太多人手。
海外更是無從談起,壓根不在龍鱗衛的關注範圍之內。
負責監控東南州府民情的龍鱗衛,在例行傳回的訊息中,也只有少量關於流求的風聞。
還都是當做趣聞,被傳回都中的。
“從這些訊息來看,這個黑龍王藏頭露尾,從不以真面目示人。”
“即使是從流求回來的人,也沒聽說誰見過他的真面目。”
說來也是僥倖,若東南沿海也如江南一樣,被龍鱗衛重點監控。
那恐怕早就發現泉州衛和流求,有著不同尋常的關係了。
不說知曉馮一博的身份,但至少也有了追尋的方向。
或者一些捕風捉影的風聞。
只要順著摸過去,身份暴露也是早晚的事。
不過東南沿海並無監控必要,龍鱗衛在那邊也極為薄弱。
別說是馮一博的身份,就連當地官員有些違法亂紀的事。
只要小心一些,不是明目張膽的。
龍鱗衛都不一定知道。
這就叫山高皇帝遠!
龍之大,也難免有鱗片覆蓋不到的地方。
“平時流求的事,都由黑龍王的兩個女人決斷,還有手下兩員大將執行。”
“這四人分工明確,各自負責一部分。”
忠順親王難得沒了平日的桀驁模樣,一臉嚴肅的彙報。
此時說到流求的管理架構,倒是頗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