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氏姐倆進門時間不短,卻絲毫沒有動靜。
李守中老兩口一直憂心馮一博的子嗣問題。
今日說起新宅子,藉機就問起這事。
馮一博先愣了一下,以為李守中是問薛家送嫁的事,就搖了搖了搖頭,道:
“薛家那邊雖然對外都說,是來都中送嫁,但其實只為幫薛家二房走些關係。”
這事不用馮一博說,李守中自也有耳聞。
賈政上書保奏梅翰林之後,還曾廣邀老親幫忙。
自然不會漏掉李守中這個親家公。
可李守中為人正直,卻不是傻子。
自然不會答應這種請託。
他連落筆都不曾,只讓人回了個口信兒。
說自己不參與新舊黨爭。
對於李守中來說,這是冒著極大風險的提醒。
可惜的是,哪怕都擺在明面上,
賈政還是未能理解。
他只覺自己保的是實在親戚,並未參與什麼黨爭。
自覺無愧於心。
當然,賈政為人謙恭厚道。
雖不理解,也沒強求。
畢竟,他請託的人多了,上本者卻是寥寥。
也不差李守中這一個。
李守中聽馮一博提起這事,頓時皺眉。
不過對於這位親家,他也沒什麼好說。
當下搖了搖頭,道:
“不管怎麼說,薛家大房也來都中了。”
繞開薛家二房的事,才繼續問道:
“你沒和他們商量一下婚事?”
沒等馮一博說話,又道:
“我記得他們家長輩就一個母親,並無其他。”
“我若上門有些不便,讓你師孃過去商量一下。”
馮一博一聽,就知道李守中誤會了,連忙擺手,口中道:
“不必勞動恩師和師孃,其實薛家公子已經和我提過一次。”
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才道:
“只是我還沒想好,就推說宅子還未竣工,沒給具體答覆。”
李守中聞言一愣。
都已經定親了,對方又來送嫁,你還有什麼猶豫的?
這還是皇帝賜婚,難道你還想退婚?
他百思不得其解,當下就皺眉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