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這個福朗思牙是海西諸國中,來往最多的國家之一。
不過馮一博認真檢視了資料後,就發現了不對。
這福朗思牙,似乎不是一個國家的名字。
而是大魏對海西諸國的統稱。
或者說,只要是從海上來的異族人。
大魏就認作是福朗思牙的。
甚至對這個國家的位置,都眾說紛紜。
主流的說法是,最開始的時候,這些佔據了滿剌加,驅逐了那裡的國王。
並藉此和大魏進行朝貢貿易。
後來隨著逐漸對其加深瞭解,才知其國處於西海之西。
因此大魏官方又在其前面加上“海西”二字,以表其國家的位置。
不過對於那邊的實際情況,大魏知道的並不清楚。
甚至只要是海西過來的,都被當成是一個國家的。
說起福朗思牙這個稱呼,可能還覺得有些陌生。
但馮一博經過研究之後,還有個重大發現。
福朗思牙,在閩越那邊叫“佛郎機”。
有記錄可查的,最開始福朗思牙來人。
就是在閩越那邊登陸。
首次翻譯過來的名稱,可能帶有閩越口音。
這就好比Hols,本來可以直譯為霍爾摩斯。
但傳說就一位閩地文豪,首譯的時候。
把他翻譯成了“福爾摩斯”。
所以這個名字就流傳至今。
雖然這可能只是個梗,但現實中,據說很多翻譯真就是這麼來的。
閩越那邊管這些人叫“佛郎機”,到了別處又被翻譯成了福朗思牙。
馮一博猜測,這可能是ia的讀音。
在閩越那邊被簡讀成了【ki】,把【a】的音縮略了。
於是直譯為“佛郎機”。
在別處又讀成了【si】,後面還有【a】的音。
直譯就是“福朗思牙”。
當然,這都是馮一博的猜測。
並沒有具體資料的紀錄。
對於海外諸國,大魏的資料有限的緊。
叫佛郎機,或者福朗思牙,還算好的。
很多朝臣對海西諸國,都籠統的稱呼“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