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中微微點頭。
這個忙他可以幫,但也無需收下財貨。
他心中拿定主意。
還是晚節要緊。
可接下來的話,卻讓李守中不由動容。
“二則是也想要問問恩師。”
只見馮一博伸手一指。
那是李府書房掛著的一幅字。
平日裡無數人都見過,卻很少有人知道來歷。
馮一博知道,那是李守中探花及第後親手所書。
上面只有八個字和一個紅紅的印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些年您為國家培養人才無數,什麼時候才能為自己考慮考慮?”
這一指,讓李守中陷入深深的回憶。
“范文正公一生經歷三起三落,出將入相為後人敬仰,堪為讀書人的楷模。”
“恩師將此句掛在中堂,可見恩師也是范文正公這樣,心懷大志,胸有抱負之人。”
這一比,直把李守中說得羞愧難當。
可沒等他說什麼謙辭,馮一博又話鋒一轉。
“只可惜恩師你,心懷大志,志難籌!胸有抱負,負不平啊!”
這一句,猶如利劍直插李守中心肺。
試問天下讀書人,哪個敢說沒初心?
李守中的初心,就是成為范仲淹那樣的人。
當年他探花及第,意氣風發。
與同窗揮斥方遒,想要一展胸中抱負。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和同窗們都鬱郁不得志。
尤其是他,卡在國子監祭酒十幾年。
進取之心一絲絲被消磨殆盡,最後僅能以理自守。
初心早已埋沒。
唯有這幅字,還掛在書房。
“當今朝中,勳貴糜爛,武備鬆弛,閹人掌權,賣官鬻爵,恩師滿腹才華無處施展,只能獨守一隅,裝成坐看閒庭,弟子不信,恩師甘心?”
這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
這一刻,李守中彷彿看到了年輕的自己。
“若要說弟子有所求,那就求恩師一展胸中抱負!為天下百姓,為社稷江山,掃盡天下汙濁!”
馮一博一躬掃地。
李守中有些意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