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考生們不受場外干擾,考場的隔音效果很好,但陸離還是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聲標準的國罵。
他立刻轉過頭看向後門的位置,恰好看到一個光溜溜的頭頂“嗖”得向下移動。
“這不是那個丁會長嗎?”陸離吐槽道。
會長特徵明顯,一下子就被他認出來了。
不過這考核丁會長想看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看啊,怎麼弄得偷偷摸摸的。
“無所謂了,總算是折騰出來了。”陸離看著手中的傑作,在經歷了一通宵以及一下午的思索,再加上突如其來的靈感,終於完成了眼前複雜無比的星卡。
他有九成把握,這張星卡能完成能級躍遷,遺憾的是他已經沒有時間進行自測了。
為了製作出這麼一張一階星卡,陸離可謂是傾盡全力,90枚星符讓然眼花繚亂,而中心位置的迴路結構更是靈感噴發的點睛之筆。
甚至於為了避免中心區域的迴路交叉,陸離還使用了“跳筆”的手法。
這種手法要歸功於那看起來沒什麼卵用的第三門基礎課程,《迴路構造美學》。
課程中講述瞭如何使用跳筆這種不留痕的筆法,人為地去實現迴路圖案的美化。
幸好當年老師教導嚴格啊。
在欣賞完大作後,陸離將星卡封裝起來。
封裝外殼不單單是為了美觀,也是為了保護星卡迴路不受損。
在外殼表面署上名字,陸離將星卡交給監考員便離開了。
“你等等。”
剛走出門,陸離就聽到有人叫他。
是丁永亮。
“丁會長。”陸離點頭打了個招呼。
“你先別走,你那張星卡是怎麼想出的?”丁永亮實在有點按奈不住了,“還有你那跳筆,你真的是一階制卡師?”
雖然陸離最後沒有自測星卡能級,但老丁覺得這張星卡能實現能級躍遷也是八九不離十的事情。
但這位少年實在是太奇怪了,不僅能想出實現能級躍遷的迴路構造,還掌握著“跳筆”這種高階制卡手法。
而他本人,只是一名星力枯竭患者啊!
“呃......可能是我老師給我基礎打得好?”陸離想了想。
能夠靈光一現想出這樣的迴路結構,歸功於胖子老師教的迴路解構和引數調整,能讓他在卡材的方寸之間為所欲為。
至於跳筆的手法,那也是老師逼著他學的,《迴路構造美學》這個名字怪怪的,當年陸離還挺不樂意學的。
丁永亮滿光頭都是問號。
基礎打得好,什麼鬼?
“敢問令師是?”丁會長問道。
能把星力枯竭患者調教成這種程度,未免太離譜了點。
“家師韓友德。”陸離回答道。
他倒挺希望丁會長認識自己老師的,這樣就能知曉胖子老師的下落了。
丁永亮聽到這個名字,快速地搜尋起記憶來,但是並沒有找到相匹配的制卡師。
這就很尷尬了。
作為人精,丁會長的交際圈廣得很,東方聯邦幾乎所有的強大制卡師他都認識,他本來想在聽到名字後來一句“久仰大名”,並且聊上幾句,結果他發現竟然不認識人家。
“可能令師是一位許久不出山的隱世高手吧,我見識淺薄,沒有聽說過他的名號。”丁會長輕輕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嘴角擠出一絲微笑。
“我也已經三年沒見到老師了,如果丁會長以後有聽到他的訊息,請一定告訴我。”陸離也沒在意,笑著點點頭便去候考室了。
丁永亮看著陸離的身影發愣片刻,隨即摸了摸光禿禿的頭頂,自言自語道:“他的這張星卡雖然是創造了歷史,但是研究價值的話......很難評價,等他上傳了專利,我去找老師聊聊吧。”
若是能實現能級躍遷,確實是歷史性的一張星卡,但是實現這一步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