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有了陳老太幫忙,本來經濟緊張的家,壓力一下子緩解了許多。
“唉,你是個孝順的孩子,媽都知道。”陳老太笑呵呵的說著,轉而又看向安愛國夫妻倆個。
“你們也是,好好幹,娃都一天天長大,怕家裡沒人照顧,中午可以讓柚寶和老三幾個來這吃。”
“你們這些年輕人,趁著年輕多賺錢,咱老了幹不動了,但帶娃沒啥問題。”
她這輩子可不就是盼著兒孫能比她那老一代人好嗎?
這樣的日子才有盼頭。
有陳老這一句話,陳學兵安心了。
就連還在猶豫家裡沒人管的陳蘭英,也鬆了口氣。
吃完飯,又坐在院子裡商量了一下,賣什麼早餐。
“今天你們吃的是我們早上買的早餐,賣包子,豆漿油條的最多,其次是煎餅什麼的。”
“早上六點到八點這個時間段人流量最多,都趕著上班。”
陳學兵可觀察很久得出來的結論。
“對呀,我們要是想做這一行也不容易,要早上四五點開始準備,還要想想做什麼比較好。”
陳蘭英喝了一口茶,把安又又抱在腿上說。
“包子,粽子,還有茶葉蛋啊!”安又又仰著腦袋說:“大哥說了,這些都沒人賣呢。”
“粽子弄小小個的,跟包子一樣大,拿著就可以走,茶葉蛋也是。”
就是茶葉蛋要賣的貴一點,畢竟現在雞蛋還是挺金貴的。
有的人家,一年到頭都吃不上幾次肉。
但在城裡,應該能賣出去點。
保不齊,一些有單位的人愛吃。
“我老家許多人拉腸粉,還有蒸米粉,蒸餃子。”樂盈老家是粵省的,對一些吃食也是有一點研究的。
“蔥油餅,韭菜餅都成。”陳老太也說了一兩個,就看要怎麼做。
“兩個人搭配,一人拉腸粉和蒸米粉,可以留下一些有時間的顧客,搭兩張小桌子。”陳學兵覺得可行,畢竟做這個的少。
一些老大爺,老太太,帶著孫子出來吃早餐,去公園溜達,不正好趕上了嗎?
“蒸籠也整起來,蒸包子和饅頭,粽子和茶葉蛋都可以晚上做,用柴火悶著第二天也是熱的,正好趕上。”
陳蘭英也笑著說。
就是這麼多點子,不能一下子做,都換著試一下。
看看哪一個更適合當地人口味。
“得了,這事就這麼成了,明兒我去縣裡打聽打聽,買攤子的東西,房子也得租下來。”
商量了一整晚,陳學兵和陳蘭英終於敲定了,兩家都拿一半的錢出來。
兄妹兩個就要正式合夥做生意了。
安又又是被抱著回去的,醒來已經是大早上了,早餐是陳蘭英一早起來做的。
人已經跟陳學兵去縣裡了。
呆坐在床上,揉了揉眼睛,好像她越來越依賴家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