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兄,我生前最後所作的一首傷情詩,乃是我平生才氣之巔峰,你若無相似經歷的話,雖未必能完全共鳴,但想來也會獲得我絕大部分浩然正氣的加持。”
呂博淵進入到魂玉之中後,在白雨澤的心底傳音道:“我現在便把這首傷情詩教與你。”
“好。”
白雨澤點頭應道。
“傷情最是陰陽間,蹉跎離人誰堪憐。
(間,第四聲,做間隔、隔絕之意)
錦書仍在山盟碎,物是人非夢難圓。
釵頭鳳斜血作淚,荼蘼花謝我無緣。
長恨天不遂人願,杜鵑相啼兩相全。”
白雨澤心中默唸著呂博淵的傷情詩,尤其是當呂博淵在他的心底跟著他一起默唸時,從對方的聲音中,他更是越發聽出了那種慼慼然、無限遺憾、無限悔恨的唏噓和嗟嘆。
這一首傷情詩,如果真要細論起來,肯定不是才華橫溢、才氣縱橫的呂狀元生平寫的最合轍押韻、最辭藻華麗、最引經據典、最意象深遠的一首。
但是它為什麼能讓呂狀元在幾百年前憑此一首便顯露出儒仙氣象?
為什麼能源源不斷的產生用之不竭的浩然正氣,幫助呂博淵在外圍鎮壓魔窟數百年?
為什麼能吟誦出來,讓白雨澤這種哪怕沒有經歷過刻骨銘心情傷的人,也能心懷悽愴?
究其根本,不外乎四個字——動了真情!八壹中文網
詩詞文章是用來做什麼的?
說白了,也不過就是抒情、言志、教化、記錄等功用。
而呂博淵這首詩,不談志向,不求教育,也不是紀實。
它就是一首完完全全、純純粹粹的抒情詩。
它承載了呂博淵內心最為真實、最為熾烈、最為深刻的情感和情緒。
在這一方面,呂博淵可以說是在這首傷情詩裡嘔心瀝血、傾注了自己的一切。
而正是這種單方面的極致,也讓這首詩在呂博淵的生涯中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一舉封神!
其實白雨澤這幾日靜心讀書,也愈發理解,為什麼詩詞能激發人內心的浩然正氣?
就是因為情感的共鳴,是心靈深處源源不絕的力量源泉。
無論是細膩的情愛,還是雄壯的豪情,亦或者是理性的分析,都有其動人的一面。
在獲得了呂博淵的傳承之後,白雨澤只感覺到,隨著他內心情感的共鳴,他體內的浩然正氣也正在以一個極快的速度水漲船高。
但與此同時,白雨澤能夠清晰地感覺到,他四周的血霧也開始隨之變得愈發躁動不安了起來!
“白兄,我的浩然正氣加持到你的身上,對於這魔窟的鎮壓自然就減弱了很多。”
呂博淵有些虛弱的聲音在白雨澤的心底響起,帶著一絲期許道:“依照我的估計,最多還能擋住這血霧兩日光景,所以咱們必須得快點找到青兒,喚醒她來解除這個由蜃宇珠所形成的魔窟,一定要快!”
“兩日嗎?”
白雨澤苦笑了一聲,點了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說罷,他不再有絲毫耽擱,縱身一躍,化作一道流光,朝著魔窟深處猛衝而去。
“簌簌簌簌……”
在白雨澤奮力狂衝的時候,越往魔窟深處,周圍的血霧也越來越躁動不安,不停地朝著白雨澤身上包裹過來。
“嗤……”
可是在它們接觸到白雨澤周身的時候,卻一瞬間全部都像是碰到了什麼可怕的東西一般,在刺耳的聲響中,被無形的力量給迅速蒸發。
白雨澤嘴角微掀。
他感覺,對於血霧來說,浩然正氣的剋制效果,甚至要比雷霆的力量還要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