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傳教士們寒暄了一會後,崇禎便開始詢問玻璃溫室的一些細節。
徐光啟當即介紹道:“陛下所提起的玻璃溫室溫度調節的問題,臣等詢問過工匠們後,從東閣的供暖上得到了啟發。”
“等到玻璃溫室建造好之後,工匠們就會修建一些管道,在溫室外,修建一處可以燒水的伙房。”
“在天啟寒冷的時候,透過燒熱水,讓熱水迴圈,以及使用封箱為溫室送入暖氣等保證合適的溫度。”
“在夏天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冰櫃,製造冷氣,或者冷水進行迴圈,可以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崇禎聽罷,很滿意的點頭道:“很好,做的不錯。朕相信你們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過你們也要注意安全問題,這些高產作物會影響糧商們在災年時的收入,恐怕會有人鋌而走險。”
“朕在這裡佈置京營的兵馬,就是防範可能出現的危險。”
崇禎偏過頭,對一旁跟過來的李若璉說道:“李副使,你們錦衣衛要和東廠多加註意這邊的情況,一旦有行跡詭異的人靠近,你們可以直接抓捕審問。”
“京營的人馬也要多加觀察,免得有人禁不住誘惑,搞出事端。”
李若璉行禮道:“陛下放心,臣一定會盡心盡力!”
崇禎點點頭,又和徐光啟他們聊其他的問題,隨後就讓湯若望隨他返回京城。
...
京城內,李成俊這邊和戶部主事陳元朗會面。
一家酒樓的雅間內,李成俊宴請陳元朗喝花酒,陳元朗無須動手動腳,一旁的女子會在他眼神的示意下端酒喂菜。
在他們身後還有一張屏風,後面則是幾名女子在吹拉彈唱。相比較江南的吳儂軟語,趙燕之地的女子更加大氣豪放,聲音清亮悅耳。
李成俊端起一杯酒,諂媚的笑道:“陳主事,今日您可見到了皇帝出巡的事?”
陳元朗眉頭微皺,隨即說道:“這件事情可不妙啊,陛下出巡一事,不僅勞民傷財,而且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這天下哪兒會比皇城安全呢?”
李成俊點頭道:“不錯,就怕有些不開眼的刁民吶。不過這皇帝陛下為何要出巡呢?”
陳元朗嗤笑道:“陛下之前起復徐太常以及王少卿,他們二人提出三種高產作物,聽聞畝產十石,西山那邊便是在做此事。”
李成俊心中大為驚駭,連忙問道:“這...這世間真有這種糧食嗎?”
陳元朗微笑道:“有倒是有,老夫和同僚們閒聊時,有位來自福建的同僚提了一嘴,叫什麼番薯吧。”
“要是大明各地都種這東西,或許就不怕這天災了,這東西好養活。”
李成俊有些不敢置信,若真是如此,大明沒了民亂,那大金的壓力就大了。
但陳元朗接著說道:“可惜,這不太可能,要是災年裡,那些田舍奴吃得起飯,那誰會變賣土地渡過災年呢?”
李成俊恍然大悟,隨即陪笑道:“是極,陳主事說的太對了,請!”
陳元朗喝著女子送到嘴邊的酒,露出一臉舒服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