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了洗手,徐開就準備離開洗手間。
可就在這時,陳若曦卻給徐開打來了電話,跟徐開說魔都電視臺有意跟徐開合作搞《歡樂喜劇人》。
憑徐開第一賣座導演的身份,再加上徐開搞定了小品王的團隊和令相聲復生的福雲社,肯定有很多家電視臺願意跟徐開合作搞《歡樂喜劇人》,按說陳若曦沒必要單獨提一下魔都電視臺,甚至為此給徐開打一個電話。
那陳若曦為何還會如此?
當然是因為魔都電視臺答應跟徐開搞製播分離了。
通常是製作單位完成一檔節目的創意、理念及製作,然後由電視臺花錢購買。對於製作單位來說,收入是固定的,如果要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他們只能控制自身成本。而控制成本會影響節目的質量,這直接導致收視率不好;收視率不好,電視臺的廣告營收也受影響,從而形成惡性迴圈。
這是徐開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在搞《歡樂喜劇人》之初,徐開就制定了製播分離的模式。
即,開心麥子直接參與電視臺的廣告分成。
這種模式的風險很大,因為開心麥子承擔了所有費用,如果節目達不到規定的收視標準,開心麥子還將單方面擔負廣告商的損失。
這樣,不封頂的、巨大的利潤空間和沒有退路、破釜沉舟的形勢,也無疑會倒逼著開心麥子打造出最好的產品,也會令開心麥子投入更多的錢。
而這麼做的好處則是,開心麥子擁有《歡樂喜劇人》的經營權、版權和開發權,也令《歡樂喜劇人》的總製片人徐開擁有極大的許可權,他可以自主招聘、組合欄目製作相關的業務以及廣告經營,這為《歡樂喜劇人》的運營做好了人力、物力和制度方面的準備。
這也是徐開這麼極力為《歡樂喜劇人》奔走的原因。
老實說,徐開最先考慮的不是魔都電視臺,而是跟他關係最好的湘南電視臺。
可一來,湘南電視臺更想直接買下《歡樂喜劇人》,而不太願意跟徐開搞製播分離。
二來,湘南電視臺有《歡樂大本營》、《歌手》等王牌節目,不會太重視《歡樂喜劇人》。
三來,如果是去魔都電視臺錄製節目,對徐開而言,也近上不少,在橫店還有很多事的他也不用那麼奔波。
所以,徐開已經很傾向跟魔都電視臺合作了,但這還得看陳若曦最後跟魔都電視臺能談成什麼樣。
將自己的底線給了陳若曦以後,徐開才走出洗手間。
巧合的是,徐開迎面正好碰到了龍子衿。
徐開暗呼:“這是緣分吧?”
而龍子衿再見徐開之後,她黑金色長流蘇面具的臉頓時就是一垮!
就是因為不想再碰到徐開了,龍子衿才故意在洗手間了磨蹭了好一會才出來。
誰想,這反倒是讓龍子衿正好碰上了徐開。
龍子衿暗呼:“我怎麼這麼倒黴啊!”
……18116/1019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