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第三銀行未來十年的發展大方向,連穆頓時心情大好,恨不得現在就飛去香江趕緊佈置。
不過眼下工作還沒彙報完,只能等一等再走。
“boss,”連穆笑著說道,“第三銀行在香江乃至內地的戰略發展方向可以敲定了,不過我還有一個事情,想徵求您的意見。”
陳大河點點頭,笑道,“說。”
連穆收斂臉上的笑容,輕聲說道,“是這樣,去年您安排投資的半導體工廠已經在深陣投產,目前只能生產中低端的電路板,雖然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但由於技術壁壘和裝置的限制,還是不能生產中高階晶片,
後來我也花了不少時間,著重瞭解世界晶片產業,目前來說,最好的晶片公司在美國和日本,而最好的晶片生產裝置,也同樣在這兩個國家,除此之外,只有荷蘭一家公司能提供這種高階裝置,但他們的出口依然受限,
除此之外,我還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晶片狀況進行考察,我發現,有兩個地方,似乎正在試圖涉足半導體產業,研究製造晶片。”
陳大河聽到這裡,抿抿嘴說道,“韓國,和臺彎?”
連穆微微一愣,隨即點頭,“是的。”
老闆是怎麼知道的?難道他也做了大量研究?
嗯,一定是這樣,要不怎麼說老闆就是老闆,別看平時不管事,但工作量一定不低,真辛苦!
陳大河可不知道自己隨便一句話便讓他腦補了這麼多,又問道,“你想投資這兩個地方?”
連穆眼神透露出一絲猶豫,畢竟深陣的晶片工廠是老闆親自拍板定下的專案,自己卻提出另投他處,似乎有點對著幹的意思,況且老闆自己也做了研究,偏偏沒對自己說過,應該還是不想去別的地方吧,
但他深吸兩口氣,依然繼續點頭,“一方面這兩個地方都不受巴統出口限制,另一方面當地政府都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如果能有一個強有力的執行人,帶領團隊堅持不懈地努力,相比其他地方,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陳大河抿著嘴,沒有立刻回應,
連穆覺得自己該說的也都說了,現在就等老闆的決斷。其他更詳細的情況,只能等老闆同意投資之後再說才有意義。
片刻之後,陳大河又問道,“香江呢,有沒有可能?”
連穆立刻搖頭,“雖然香江有通訊研究院,有多所大學,同時也不受巴統出口管制,但是,經過我的研究發現,晶片產業是一個需要長時間累積才能有所成績的行業,如果沒有政策支援,很難持續下去。”
說著聳了聳肩,“就算第三銀行可以持續注資,但是如果不能拿到最優惠的稅收政策和人才傾斜,用一句中國話來說,就是事倍功半,從經濟的角度出發,我覺得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陳大河眯著眼睛點點頭,剛才那點興奮已經拋到九霄雲外,第三銀行可以對香江當局施加一定的影響,但是想讓他們單獨為某個行業制定政策,目前來說還不夠格,等剛才那個戰略幾乎得到徹底實施,並取得成功之後還差不多。
況且香江當局此時巴不得將這片地方的潛力徹底透支,他們更不可能那麼好心,去制定一個要十幾二十年後才能看到結果的規劃。
與之相對的,內地也不行,很簡單,一條巴統清單就能把路堵死,否則他弄一臺光刻機何至於如此麻煩。
其實他去年安排投資這個晶片工廠,目的倒有大半是為了釣魚,最後連穆經受住了考驗,那這個晶片工廠也就乾脆被廢物利用,成為開放大學的一個產學研合作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