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壞參半吧,目前來看是好事……但按長遠計,卻是壞事。”
“一號”鄭重其事的道。
鄭懸舟一挑眉,完全沒明白,“詳細說說,這個能說吧?”
“可以……外界有人試圖分割大齊的氣運並且還成功了,似乎是修行了‘帝’之一途,這代表著外界之人承認‘齊王朝還未滅亡’,會令歷史偉力與天道認定大齊還有延續的氣運。”
“進而……國運都隨之得以拔升,復國的難度由此降低!歷史偉力恢復歷史的力量會減弱。日後,我與你就可以更多次的見面、更多次的交換資訊。”
啥?
還有這種操作?
當外界所有人都認為大齊滅亡時,那齊王朝的國運就是搖搖欲墜、風燭殘年;可當有人堅定地認為大齊未亡、而且還分割出了一部分氣運成功修行“帝”之一途,就會令國運得到天道加持。
這就好像鄭懸舟前世民間傳聞的“討封”一樣,某些動物修煉成人之前,都會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找個路人詢問:“你看我像人嗎?”
只有得到肯定的答覆,才能順利幻化成人。
但如果未曾得到,就只能重新修煉、重新來過。
有人分割大齊氣運,就意味著有人相信大齊未亡,還有人認可此事,這對當下的大齊來說,是一樁天大的好事。
鄭懸舟從來沒有想到,事態居然會朝著這種方向發展……
“既然這是好事,那你為什麼覺得還會有壞處?”
“嗯……壞就壞在,這分割氣運之人選擇的是‘帝’之一途,你也許並不知曉‘帝’之一途的特殊,一國之內,僅能有一條最正統的‘帝’途傳承,就是皇家一脈,也唯有皇家一脈才能分割本國氣運用以修行。”
“但眼下大齊極為特殊,你已有所瞭解,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衍生出眼下這種‘一朝兩脈’之事。”
“一號”簡單和他講了一些有關‘帝’之一途的特殊之處。
鄭懸舟立刻明白此中關鍵。
正常來說……有他人想要在大齊王朝修行“帝”之一途,那麼開平帝以及大齊皇家正統一脈就會有所察覺,並且阻止其修行下去。
皇家確實有這種能力。
除非王朝面臨像東周列國那樣,正派皇室羸弱、列國分割氣運的情況,否則在王朝以內,皇家就擁有著獨霸王朝氣運的絕對權柄。
可眼下,大齊王朝與皇家正處於一種“薛定諤的大齊”狀態,在滅亡與存活的兩種狀態間反覆橫跳。
所以,皇家對於王朝國運的把握並不明確……才會被一個外人鑽了空子,分割出去一脈。
如果事態演變下去……
未來,大齊王朝復國,外界的這位“帝”修,與開平帝所在的大齊皇家,就都會被天道視作大齊的正統傳承。
二虎相爭,必有一傷。
這意味著……即便大齊成功復國以後,也將面臨著分裂的巨大風險,會有一場事關齊王朝正統“帝”途的生死之爭!
沒來由的,鄭懸舟想起“制衡師”小姐背後的“帝”字。
總不會這麼巧吧……
這個分割大齊氣運的外人,是“制衡師”小姐?
不應該吧!
“制衡師”似乎出自那個大順王朝的皇家,就算修行“帝”途分割的也應該是大順氣運、不可能是大齊吧?
難不成有朝一日,大齊皇家還會和“制衡師”小姐以及大順王朝,爆發一場血拼?
一想到這裡,鄭懸舟就一陣頭大。
怎麼這“局”變得越來越複雜了,他夾在其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混亂。
他眼前的選項,似乎變得越來越多了……
在長明令與皇陵投影的立場上,他可以站長明官與大齊皇室主脈一方的,協助復國;
而站在生死存亡與未來的方向,他也可以選擇站在“修史者”一方,以求在大齊滅亡之時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