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道:“我何時說過,外人闖入便必定是加速王朝滅亡了?”
八人都是一頭霧水。
這下、就連一向性烈如火的“五號”都沒有再插口,所有人目光灼灼的落在“一號”頭上,等待“一號”給出解釋。
“有外人闖入前,王朝上下一片死水,不見波瀾,不論我們如何重現歷史、也無法瞭解到真正的‘亡國之因’。我們畢竟只是歷史的旁觀者,卻並非親身經歷者。”
“想要真正瞭解‘亡國之因’,就必須要深入歷史、親身經歷,方能勘破迷霧、撥雲見日。”
“我們看似全盤瞭解歷史的潮起潮落、瞭解俗世變遷的細枝末節,卻殊不知這只是坐井觀天、管中窺豹,未能真正看穿事實真相。有人早已在我們眼前、佈下了一層迷霧,遮擋住我們看穿真相的雙眼。”
場中八人,有人若有所思、有人似有所悟。
也有人眉頭緊皺、不敢苟同。
“五號”嫵媚女人猶豫了一下,問道:“首席,你說有人佈下迷局、讓我們無法看穿歷史真相,這個判斷從何而來?”
“三號”柔和男人,也是思考著道:“長明官的秘卷庫內,存有王朝上下的所有卷宗副本,存有一切與王朝相關的資訊。上至天子獨覽的《皇庭密錄》,下至黎明百姓的生老病死,盡皆錄入其中。我們手中握著王朝從上至下的所有隱秘!人可能說謊,可這些卷宗很難說謊!”
“八號”颯爽女人認同的點點頭:“對,就算真的有人欺騙我們,他也不可能篡改卷宗。我們很早以前就核對過卷宗真偽,卷宗記錄之間互有印證,無懈可擊。”
靜靜旁聽的鄭懸舟強忍住心裡的劇烈波瀾……長明官的秘卷庫,居然掌握著大齊王朝從天子到平民所有人的資訊、人生軌跡、生死、隱秘?這就尼瑪是簡化版的“大資料”呀!
難怪“一號”見到鄭懸舟這個外來者出現在皇陵的臨時囚牢中時、會推斷出“除非,你不屬於這個世界”;難怪他們從沒懷疑過有人惡意篡改歷史、反向誘導;難怪“一號”聽說“盜命者”之事、推測出背後有人暗中佈局時會那麼的震驚!
歸根結底,是他們對秘卷庫中的資訊太過信任的緣故!他們誤認為秘卷庫的資訊已然記錄了一切,從而產生了“思維盲點”。
不過,想對詳細的卷宗進行篡改,也確實很難,因為各個卷宗之中互有聯絡……想要篡改某個卷宗的某個資訊,就必須修改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卷宗資訊,才能勉強做到自洽,而且必定會留下痕跡與破綻。
一個謊言、要用無數個謊言去彌補,正是如此。
比如鄭懸舟和妹子出去住酒店,不想被別人知道。那麼他可以想辦法刪掉酒店的監控錄影,但他去酒店路上的其他攝像頭也拍下了他……他刪掉酒店的錄影,就得刪掉路上的所有錄影、還得刪掉和妹子有關的錄影,才能勉強自洽。
不同的卷宗,就好像是處在不同位置的攝像頭、記錄的景象都不盡相同,但其中必有內在聯絡。這痕跡是極難抹乾淨的,想做到無懈可擊基本不可能!
正因如此,手握“大資料”的長明官不會覺得秘卷庫有問題,只會本能覺得是調查方向有問題,所以查來查去都在做無用功。
若是察覺不到最本質的錯誤,那無論耗費多少精力,他們也找不到真正的“亡國之因”!
鄭懸舟心中瞬間通透了,而此時的“一號”心裡也很通透。
“一號”開口說道:“秘卷庫的資訊無懈可擊?我們不可能被人迷惑?好,那我問你們。”
“如若真的無懈可擊!為何在開平十八年的冬日、一片盛世繁華的大齊王朝會在短短半月之間轟然崩塌?如果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歷史的全部!那你告訴我,大齊為何會滅亡?”
“在此之前,整整三十五次燃燈,我們在大齊亡國前的歷史中行走過一遍又一遍!我們十人分佈在王朝四方的各個核心要地、親眼目睹王朝上下的全部景象!為何……沒能發現王朝滅亡的誘因?為何?”
“我們有秘卷庫、通曉齊王朝的一切秘密,但我們就是不知道王朝為何滅亡!這真的正常嗎?錯了,因為我們太狹隘、自視甚高,所以才會被他人所誘導,被他人的佈局所毀滅!這世上沒有真正的無懈可擊之處,我等,同樣如此!”
“固然,長明官曆史上、已為我朝續命四十三次,成功令王朝延續千二百年,但這不代表我們這次就一定還能做到!”
他嗓音一沉,變得更加嚴厲起來。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親身經歷王朝變遷、親身經歷歷史的人,為我們掀開他人暗布的迷局,這個人選、我已找到,不用你們插手。”
“而你們需要做的,就是再次核對秘卷庫的所有卷宗!哪怕卷宗數量汗牛充棟、浩如煙沙,也必須從頭來過。我相信凡有他人篡改之處,必有破綻!若有發現,便第一時間通知我。”
“希望在下月初一的長明會上,諸位能有所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