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翰林編修再往上,那可就是大學士、內閣首輔以及太子少保、太子少師等等的這些官職。
可以說朝中大多數大臣,都曾經當過翰林編修,這個官職相當於是大臣的預備人選。
“謝皇上!”
“走吧。”
朱棣擺了擺手,看見於謙就覺得心煩,趕緊讓他離開這邊。
待到兩人離開後,朱棣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沒想到我老年之時,還能遇到如此大才,只能留給我孫兒了。”
“假以時日,這個于謙一定會成為國之棟樑!”
朱棣他猜的的確沒錯,土木堡之變發生以後,于謙成功地保衛了京師,並且也穩定了朝政,沒有發生南宋的恥辱。
出了乾清宮,走在皇宮的路上,朱瞻墡對著一旁的于謙說道:“你現在已經是當官的人了,說話收斂一點。”
“於兄,記得少喝酒。”
于謙躬身道:“于謙,拜謝太孫!于謙昨夜大典所言,觸及到了皇帝的威嚴。”
“若不是太孫求情,于謙這顆腦袋恐怕也都保不住了。”
“沒事,說好了你我之間是兄弟。”
“于謙不敢與太孫稱兄道弟。”
“不,你可以!”
于謙搖搖頭,並不這麼想,他何德何能。太孫乃是未來的皇帝,更是他未來的君主,傳出去,不是鬧了笑話嗎?
太子府。
朱瞻墡在回去之後,老爹朱高熾就一把拉住了他,急忙問道:“怎樣了,你爺爺有沒有對於謙做什麼?”
“沒有,爺爺說了,于謙是他欽點的狀元,跟著我一起創辦新學。爺爺還讓他寫了一篇奏摺,上面是關於如何創辦新學的諸多辦法。”
“啊?”朱高熾有些詫異,這真的假的?自己怎麼有些不信呢?皇帝的性格他知道啊,“他同意了?”
“爺爺同意了,他決定讓我大膽的去幹,放心的去幹,過幾天就要去山東找衍生公了,只有說通了他,他們這些大臣才會改變。”
“給我看看于謙寫的那個奏摺。”
說著,朱瞻墡拿出來了于謙寫好的奏摺,交到了他老爹的手中。朱高熾開啟來仔細檢視著,過了許久,他這才緩緩道。
“于謙不愧是我看中的大才,他的這份能力足以成為以後的肱骨大臣。”
話雖如此,可……朱瞻墡卻對歷史上真正的于謙有些感慨。想他保衛了大明江山,差點命隕沙場,最終卻落得一個斬首的下場。
要不是朱見深最後為于謙解縉等等的大臣翻桉,恐怕大明王朝自此以後就再無用功之臣。
“爹,爺爺說了,你是我創辦新學上第一個絆腳石,讓我先說服你,你怎麼講?”
朱高熾愣了一下,這是大勢所趨,他也不可阻攔,可他終歸沒有這種勇氣。
“不行!”
“以後不許再去花間樓吃飯了!”
話音剛落,朱高熾也只好就範,“爹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