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順天的朱棣正在和老和尚說話的時候,就接到了來自京師的奏摺,看了一眼,是寶貝孫子呈上來的。
“黃淮?孫兒不說,朕都快忘記了,也罷,讓他出來吧,讓他官復原職。”
“解縉?讓他重新成為內閣的一員,這傢伙在朝堂之上得罪了那麼多人……算了,看他怎麼安排吧。”
朱棣眉頭緊皺,不明白自己的孫兒這麼做是為什麼。
是要培養自己的勢力嗎?還是內閣當中的這些人說話不管用?
“老和尚,最近我孫兒作出的連番舉措,你怎麼看。”朱棣看向已經垂垂老矣的姚廣孝。
姚廣孝笑呵呵的說道,“陛下,老臣可能快要歸天了,人各有命。老臣算了一卦,大明的國運在這一刻已經發生了變化。”
“乃至整個華夏的國運都會發生變化,沒有一個朝代會一直流傳下去,但大明的精神,卻是永世長存。”
“好!”朱棣點點頭,孫兒所做出的每一個國策,他都認真仔細的分析了一番,尤其是最近的工匠改革以及軍戶改革。
軍戶改革,是朝廷的命脈,朱棣也是最為看重的。他在分析了一下利弊之後,覺得孫兒所做之事的確很不錯。
邊關軍鎮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後代的屯兵制,也會反噬朝廷。
如果祖祖輩輩都在當兵,這些人的心中肯定會有些意見,最終爆發出來絕對非同小可。
良久,等到兩人這一盤棋下完之後,朱棣小聲道:“老和尚,我孫兒那裡有藥,我讓他給你找點。”
“不用了皇上,我有自己的命,壽命已盡,豈可再續。”
“過幾日,老臣就要獨自離開了,希望皇上不要派人尋找老臣。”
“你要去哪?”朱棣眉頭不展,問道。
“……”
……
新建設的遼陽布政使司,遼陽城大明日報分社。
“大明日報今日要事。
朝廷將工匠進行了改革,以後工匠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戶籍,可以自由的行走,後代子孫也可以考取功名,不用再做任何限制!
工匠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可以售賣自己的手藝,售賣自己的所製作的各種商品。
工匠也可自由收徒,朝廷不加以限制!
同時,朝廷現招聘一大批的工匠,新的大明官鹽廠要在福建寧波,以及山西,進行建造。”
“……”
是的,朱瞻墡之所以提高工人的地位,就是因為工業革命工人的地位,必須是平等的。
雖然他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比較大的資本家,皇室成員,也好像是一個大的資本家,但那總比挨別人欺負要好吧。
提高了工人的地位之後,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投身於工廠事業。
那就可以帶動經濟發展,帶動生產總值。
一切,也都在穩步的提升當中。
這日,朱瞻墡看到了皇帝發回來的奏摺以後,心中非常激動,立馬就將已經調到了國子監教書的解縉給找了回來。
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是想要找他的前任內閣成員胡儼嗎?
兩人還真是有點意思。
解縉被重新召回來以後,他一臉苦澀的看著朱瞻墡,“太孫,為何要將我找回來?”
“解縉,你被逐出內閣多久了?”
“好久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