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只要大明日報的那些官員一查賬目,就可以發現他們這些漏洞,很快就會把貪錢的傢伙給揪出來。
所以這些夥計都比較安穩,不敢做什麼。
其次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每月拿到的錢,那可比有些官員還要高。這麼好的一份差事,不好好的往下做,還等什麼呢?
比官家都要良心!
大明日報,也成功帶動了一些個窮酸秀才或者是窮酸書生的就業。
有些書生他們沒什麼乾的,整日裡鬱鬱寡歡,在想自己為什麼沒有考上恩科,為什麼自己沒有考上舉人?
結果現在有了這麼好的一個就業機會,那肯定是搶著幹唄,不是文化人,你還真的不懂這些玩意。
在大明日報的積極推動之下,大明朝各地都拿到了新的官鹽,這,不知比原來的鹽好了多少倍。
很多百姓在看到這新鹽的時候都在想,這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吧。
太白了!
因為鹽的價格被壓了下來,也因為鹽更加的好吃,導致他們的鹽那是供不應求。
而這,也讓大明的國庫在未來肯定能夠得到充足的儲備。夏原吉,也不用擔心國庫再出現空虛的情況了,只要這個官鹽一直存在。
“太孫,老臣太佩服了!”
“一切都在按照好的方向去發展,我大明的永樂盛世終於要到來了!”
“是啊!對了夏尚書,有件事情我問你一下,各部的官員對於我的改革,有沒有鬆口?”
夏原吉十分尷尬的搖頭道,“並沒有,太孫你知道的,這個事情損害的本來就是我們這些士大夫的利益。”
“他們又怎麼可能會同意呢!”
朱瞻墡一聽這話,怒拍了一下桌子。
“我大明是與百姓共天下,不是與士大夫共天下!”
“太祖就曾經說過這個事情!我爹他的意思是要與士大夫共天下,我知道,他這個太子爺就是靠著你們這些士大夫才穩定下來。”
“但我絕對不能同意士大夫越來越壯大!”
朱瞻墡語氣非常強硬,把旁邊的夏原吉都嚇了一跳。
夏原吉是戶部尚書,他對於這件事沒太大的意見。
可以說,夏原吉跟解縉是同一類人。只是夏原吉平日裡做事不會引起別人的討厭,也不會侵佔別人的利益,所以才不會受到迫害。
“好!下去吧,讓我一個人再靜一靜!”
秦淮河畔,大明日報總社。
因為大明日報的擴充套件,也使得他們日報的地址越來越大,所佔的房屋也越來越多。
足以顯現出他們這個大明日報的財力有多麼雄厚。
朱瞻墡走進了裡面,可以聽到卡卡印刷的聲音,也看到身為主要負責人的許彬,正小心翼翼的對著賬目。
“許彬,我大明日報,除了發展到了各府州縣,一些小村落裡有嗎?”
許彬嘆了一口氣,“太孫,暫時還沒有,我們正在積極的擴充套件當中。爭取,讓我們大明日報的訊息,傳達到大明的每一個地方。”
“好!你先跟我過來,有件事情跟你商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