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兒,爺爺不是不同意這個事情,爺爺也認為邊關的將士很可憐,他們的家人也很可憐。”
“我們的君鎮的確可以按照你所言,改為十年一輪換,這樣我們也不會缺少戍守的邊關將士。”
“這個可以有!關於工匠地位改變,也可以!但是商人,爺爺可要在這裡著重說一下。”
“不管是從商人的利益,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們不可能這麼輕易的繳納稅款。他們絕對會與朝廷對抗。”
“好了孫兒,你自己看著做吧。爺爺,只希望我大明朝能夠更加的強盛!你做的這一切,爺爺都看在眼裡。”
書信完了,老爺子說的的確沒錯。
想要讓那些商人納稅,難上加難。在大明朝的歷史上,有一位非常厲害的文官叫做張居正,張居正此人實行了一條政策,叫一條鞭法。
因為大明朝初期的時候,收稅都是按照人頭稅去做的,他想要改成按照農戶以及士紳他們所佔領的田地來進行收稅。
只是改革的時候,獲得了極大的阻攔,最後雖然也改了,但改的不是很徹底,根本就沒什麼太大的用處。
後來,已經到了大清朝,到了雍正時期,他一樣想要做到這個事情,一樣的要把這個一條鞭法執行下去。
可還是難度很高,最終他成功地實施下去了,為什麼實施下去,因為他花費了十年時間。
除了花費了十年時間以外,還殺了很多的江南人士,才最終把這個稅給收上來,可以想象難度到底有多高。
“兒子,看到沒有?你爺爺雖然同意,但你爺爺知道這個實施起來難度太高。”
“你想要讓軍戶得到改變,那他們的土地從何而來?”
“你想要改革工匠,那他們又沒有田地,該吃什麼喝什麼?”
是啊,這的確是個大問題,朱瞻墡他有想過。
別看大明國土遼闊,許多未被開發的田地還是有很多的,如果積極的開墾荒地,可以讓很多的人擁有屬於自己的田。
但你架不住土地兼併,土地兼併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土地禁止買賣,土地只能是國家的,私人不能購買!
“唉,這……”
朱瞻墡想了想,這應該解決一下。還有就是民族融合的事情,尤其是與遼陽布政使司的民族融合。
大草原倒也不是特別的著急,各部族已經安穩了下來,大明相應的衛所也在建立當中。
在草原比較重要的幾個地方,他們也都在積極的建立著城池。
等到這些做好了,讓阿臺這個傢伙回去好好的管一管他們草原的人,來一個溫水煮青蛙。
先不著急。
畢竟大草原只是設立了一個蒙古宣慰使司,相當於就是鹿川那邊一般。
“你回去好好想想吧,別把你的精力浪費在這種無意義的事情上,聽到沒兒子?”
朱瞻墡沒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