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這都是安瑟祭司自己的選擇。
他已經盲目地生活了太久,明明清醒著,卻總是達不到理想的目標。
這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孤獨。
他就像是一艘擱淺在岸邊的破碎小船,想要揚帆起航,卻恍然發現自己已經偏離了航道,再也找不到出發時的港口。
所以,他只能將自己殘損的軀殼留在這裡,等待下一艘擱淺的船出現,好讓這個可憐人可以用組成自己的木板修補他的破漏,代替他再次揚帆起航。
這是他的選擇,也是他的無奈。
他自詡是舊時代的人,自己的名字不應該出現在新的時代裡。
他選擇了遺忘。
但是,被遺忘並不代表不存在。
有人記得。
也有神記得。
他的名字叫薩塔。
神殿內的黃紙徹底被燃盡,它燃燒所帶來的煙霧也一點一點終於散盡。
一直默不作聲的赫菲斯托斯從旁走出。
他扶正被安瑟祭司打翻的火盆,沒有做任何防護的手徑直伸進火焰之中,撥動火盆裡雜亂的、燃燒的木條。
火焰旺盛起來,火光照亮大半個神殿。
火盆一旁就是安瑟祭司身軀燃燒後的灰盡。
他匆匆來人間一趟,離開之際也不曾帶走些什麼,甚至在冥界也不能找尋到他的亡靈。
因為他是以神祇的身份死去的。
一念一想,即可決定生死。
赫菲斯托斯離的很近,他看的很清楚,在最後一刻,沒有等來光明的薩塔認為自己失敗了,於是接受了自己失敗的命運。
他去赴死了。
赫菲斯托斯聽清了薩塔死前的最後一句話:“遵循萬物的規則,讚美黑夜……”
也許,他是真的放棄了。
其實,只要他的信念再堅定一些,只要他再往前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他就能以神祇的身份重生,然後以更高層的視野重新去嘗試。
或者他再堅持幾年,赫菲斯托斯就會允許他心心念唸的光明重現人間。
可惜,他選擇了放棄。也就只能倒在這黎明前最後的時光裡。
作為最接近神祇的凡人,赫菲斯托斯希望能給予薩塔更多機會。
他想看到這個凡人超越自己凡人視野所帶來的侷限性。
到目前為止,他也是最接近這種狀態的凡人。
這樣,真正的凡人成為神祇就有了先例。
那並不是在火焰中沐浴得到神祇的軀體就能辦到的,擁有神祇的思想和神祇的性靈,這是隻有凡人自己才能辦到的事情。
只有這樣,凡人成神才能真正駕馭得來的永恆的生命,不至於在漫長的時光中、在孤獨和迷茫中、在慾望被填滿的快感和慾望退去的空虛感中,漸漸走向不可阻擋的自毀,從而自己了斷自己綿長的、永恆的生命。
《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