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即便發生了這些不太愉快的小插曲這場會議終究還是要繼續下去。
因為院士的增選活動不僅僅只是針對楚皓一個人。
還有其他的入選者需要進行篩選稽核。
等到會議結束之後大家才有序離場。
但在這個過程中所有人都已經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之情。
他們今天看到了一個奇蹟!
同時也看到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大事件。
這件事無疑也會成為他們科院的歷史。
或者說,整個華夏科研界的歷史!
他們見證了一個史上最年輕的科院院士。
一個年僅27歲的院士!
楚皓走在路上整個人也有一些飄飄然了起來。
他本以為自己守住這個名單都會無比的艱難,結果誰知道幾乎跳過了十個月的稽核期就這麼拿到了院士的位置。
這一切顯得都好像有些不太真實。
但回想起來又是合情合理的事。
如果他都不能得到院士的位置,那麼他想這個名單之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再有資格。
因為楚皓並不是某一項科研成果很突出。
他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拔尖!
並且都是很難被超越的成就,這也是為什麼華夏方面會打破以前的規矩,直接將他內定進了今年的院士序列。
如果說走完全正常的程式,他也根本沒有再去評選的必要。
這就好像是一個初中尖子生突然混進了小學一年級的期末考試隊伍。
這完全就是一場碾壓局,沒有任何的意義。
華夏方面也考慮到了今天這種事情的發生機率,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才有了那份檔案的下達。
如果說連楚皓在院士增選活動中都落榜,那麼別說國內會笑話咱們,估計就連那些外部媒體都會發起猛烈的炮擊。
這種影響絕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並且這對於科研界而言也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如果當科研工作者的心都無法聚集,那麼肯定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這些年我們的科研事業走的太快,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並傳了出去。
那麼咱們無疑會在輿論方面顯得非常的被動。
所以這一次也驚動了華夏上面相關部門。
如果他們阻撓的是其他的科研人員或許還沒這麼大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