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問世之後引起的震動實在太大。
並且遠遠不止表面看到的這樣。
這種極限的科技技術是任何一方都想要掌握的。
並且電力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讓人頭疼的東西。
華夏的特高壓無疑是代表著他們對於電能的掌握程度更上了一層樓。
電能可以說是能源資源的代表。
特別是當新能源層次不斷的深入開發後。
能否徹底將電力問題解決,也意味著能不能徹底掌握這個新能源產業。
現在太多的方面都可以用電力來進行代替。
相對於理論上不可再生的石油而言,電力的獲取難度也要輕鬆太多。
畢竟不少地方已經可以實現核能發電,哪怕水力風力資源不太豐富也都可以獲得。
所以這才是為什麼大家對於華夏掌握了特高壓技術如此瘋狂的原因。
其實大家並不擔心因為這個技術華夏會不會將他們遠遠甩在身後。
他們真正想要的其實說白了還是這門技術所帶來的影響和作用。
這種大規模的電力運輸能力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人能夠掌握。
包括放在以前這看起來就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但是現在被華夏所做成,無疑會吸引到大家的目光關注。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態環境的問題也越發受到重視。
同時對於這種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也會受到大家相當大的關注。
作為一項世界級的難題,很多方面其實都展開過長時間的研究。
但是礙於各種原因他們最後都失敗了。
那華夏的這步先手棋也無疑直接推動了咱們的能源事業發展。
雖然說電力資源屬於可持續發展的能源。
但是它的獲取難度同樣需要成本。
無論是水力還是風力,都不可能是憑空得來的。
而且在運輸中還需要考慮它的損耗。
損耗太大,無疑會將這個成本無限擴大。
所以如果沒有一個高效的運輸方法,在整個電能運輸中將會得不償失。
所以當確定華夏掌握這門技術之後,大家都是無比的眼饞。
可是這頭咬死不鬆口,他們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始終無法將這其中的技術難題解決。
畢竟如果特高壓技術這麼容易就被攻克,它也就無法被稱為世界級別的難題了。
王總工程師他們團隊能夠成功攻克特高壓技術,其實多少也有些湊巧。
湊巧從二十年前這個專案就已經開始,也湊巧當初毛熊的失敗讓他們汲取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