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無論怎麼做,最後都需要進行遠距離的運輸。
所以如果重量依然不達標,那最好就是提前將這個辦法給否決。
經過眾人的反覆計算論證,他們發現用紙來纏繞做變壓器好像真的可行。
以最合理的重量這些來進行推測計算,最終他們也得出了一個結論。
那就是這樣做出來的變壓器重量會被縮減到500噸!
這足足在原本的基礎上減少了好幾十倍!
但是500噸就可以了嗎?
依舊不行。
李院長拿著臨時畫的草稿圖紙心情依然有些沉重。
“咱們很多人對於噸沒有概念,咱們現在承重最大的貨運汽車也不過150噸。
哪怕這個重量縮減了一二十倍,咱們依舊沒有任何的交通工具能夠將其運輸。”
李院長毫不留情地在否定著楚皓的說法。
但楚皓也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沮喪。
既然現有的貨運汽車交通工具無法進行運輸。
那就自己造!
“我們為什麼不可以自己設計一款超大型號的運輸汽車?
畢竟變壓器的阻礙就擺在這裡,也不可能再有什麼材料比紙張更輕。
所以我個人認為變壓器的重量極限就是500噸,既然無法去改變變壓器的重量,那為什麼不想著改變一下交通運輸工具呢?”
好傢伙,眾人聽到只呼好傢伙。
他們這是不僅僅要完成特高壓的技術,甚至於還要再單獨造出一輛特大型號的汽車來。
並且這輛貨車要能夠承載500噸的恐怖重量!
這簡直讓人有些無法想象。
當然,500噸已經是一個很柔和的重量了。
如果要按照老米那邊7000噸的陶瓷變壓器來看,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沒有哪一種交通工具能夠承受7000噸的重量。
同時橋樑路基也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可怕壓力。
一旦將其壓垮,那麼其中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
好在如果紙紮變壓器可行,那麼重量將會被壓縮到五百噸。
哪怕同樣是一個嚴峻的問題,但至少對比起7000噸來看,研究一輛重型卡車好像要輕鬆不少。
“那麼用來製作變壓器的紙張要選取那種材料呢?
首先普通的紙張肯定不行,無論是韌性還是質量都達不到要求。”
王總工雙手撐著下巴,很是糾結的問道。
“都別愣著,我不止是在問楚皓,同時也在問你們,難不成和你們就沒關係了?”
被王總工這麼一說,在場的人神色都有些尷尬。
其實要是他們能知道用什麼紙張材料早就開始搶答模式了,怎麼還會在這裡大眼瞪小眼。
本身用紙張做變壓器這個概念就是他們聞所未聞的事,所以要讓他們找出這個材料還真有些為難。
於是眾人的目光全都看向了楚皓,畢竟是你提出來的概念,你看著解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