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這個評價無疑沒有一絲的誇大。
因為只要建成便可以實現遠距離跨區域電力運輸。
對於一些電力資源匱乏的地區而言無疑是久旱逢甘霖,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
就像是西氣東輸一樣,很多地區是不適合建設發電站的。
因此東電西送就是一個十分值得期待的專案。
但這個專案的前提就是要先實現超高壓技術。
這是一切的前提。
無法實現超高壓送電那就很難實現跨區域電力調配。
至少在成本上會大大增加,也讓整個專案的投入更加恐怖。
所以才有了這個專案存在的意義。
也不是說沒有超高壓就無法完成,但電力運輸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特高壓可以將運輸過程中的消耗降到最低,相應的成本也就會大幅度降低。
如果光是電力運輸成本就已經讓華夏方面無法承擔。
那麼即便這些電能送達,其高昂的成本也會讓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這樣也就沒有了什麼意義。
它的提出是為了方便民眾,改善民生,而不是為了加劇民眾的負擔。
所以特高壓輸電技術迫在眉睫,可以說早提早享受,也早一天解決不均勻的用電問題。
但說實話,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王中華都有些茫然。
這個技術可以說是一座高山,他們既沒有攀巖的技術也沒有攀巖的工具,好像一時間把所有人都擋在了另一邊。
誰也沒有經驗,也沒有任何的參考專案,只能靠大家一點點去摸索去研究。
當天的專案確立之後,第二天又召開了技術工作會議。
在本次的會議上,主要是為了討論特高壓的技術難題。
但是時間太短,並沒有討論出個所以然來。
王總工程師那邊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安排大家進行了一個集體學習。
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瞭解和學習特高壓。
只有深入瞭解了這個技術概念,大家才能根據自己的所學知識或者掌握的技能來提出解決方案。
這樣的深入學習大概持續了一個月左右。
楚皓根據電網公司提供的資料也對特高壓這個名詞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根據介紹,在我們華夏提出的特高壓概念中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15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
這個電壓等級是一個很恐怖的量級。
光是特字就已經表現出了他的恐怖。
所以其安全風險也非常的大。
這種程度的電壓足以在瞬間摧毀擋在其面前的一切目標。
所以這一次專案的安全標準也非常嚴格。
幾乎是採取了最高規格的安全標準來執行。
當一個月的深入學習結束後,在王總工程師的主持下又一次召開了技術研討會議。
在這次的會議上也終於有人開始提出一些富有建設性的意見。
慢慢的大家也都有了一點思路,甚至於會議室中也開始變得火熱起來。
楚皓也在認真聽著大家的建議,雖然有一些並沒有什麼建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