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肯定就要用最好的,要是還等著後續更新換代無疑會加大成本投入。
所以既然要做,那就一次性做好,這便有了黑板上的三個字母。
看到楚皓寫下的PAR,畢院長雖然也有些意動,但神色中還是多少有些為難。
因為這個技術在目前來看並不成熟。
信此究竟能否成功運用到055上還有待考究。
任何一項技術都是從不完善到完善,從不成熟到成熟的。
但至少在055之上是不允許出現不成熟的技術的。
哪怕可以做的慢一點,也不能讓它的整體戰鬥力出現缺憾。
這樣如果在交付使用後出現問題,無疑會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所以這是畢院長猶豫的真正原因。
他不敢將這個還不算成熟的技術運用在055之上。
相反他又想聽一下楚皓接下來的意見。
畢竟當楚皓說要推翻那門主炮的時候,大家也是同樣的反應和同樣的想法。
最後的事實是楚皓成功了,並且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因此,哪怕心中拿不準主意,畢院長還是打算再聽一下楚皓的意見。
有時候傾聽往往能解決絕大多數的問題,在科技研發上同樣如此。
正如萃智理論中六頂思考帽的原理一樣。
延遲性評判往往可以收集更多有利的想法和意見。
現在意見的採納過程已經結束,也就到達了延遲評判的時間段。
所有人的一些看法事先畢院長並沒有給出評價和結論。
但顯然大家都對楚皓的想法有了興趣。
雖然這個技術我們現在暫時還不成熟。
但不可否認,它的先進性以及功能性的確很強。
“既然你提出了這個概念,那咱們就請楚皓研究員為咱們講解一下相控陣雷達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畢竟有很多同事對於這個名詞可能還是有一定的陌生。”
當畢院長說完,整個武器研發組的工作人員都看向了楚皓。
他們其中有很多人其實是知道這個技術的。
但很可惜,他們並沒有掌握。
所以他們也看向了提出這個概念的楚皓。
或許他能夠將其解決呢?
這是誰都說不準的,但既然要做,那麼大家肯定希望楚皓能夠將這個技術難點攻克。
也讓055的技術性更加的先進,效能更加的強大。
楚皓會提出相控陣雷達這個技術,那麼他肯定就有想法。
作為一艘萬噸大驅,在雷達方面是萬萬不能太過於弱勢的。
將PAR這三個字母畫上了一個圈,楚皓也開始清了清嗓子和眾人講解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