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光學鏡頭之上的鏡片可不是普通的玻璃。
它的生產工藝同樣極為複雜。
哪怕是花下全國之力也沒提供多少。
這也是楚皓在打磨過程中為何如此小心的原因。
因為材料目前就這麼多,一旦被消耗空那麼就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據說這些鏡片每生產出一片就會消耗一定量的稀有資源。
並且這樣的資源還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他無論在哪裡都是屬於嚴禁出口的戰略資源。
因此可想而知生產這種鏡片的成本究竟有多高。
再看光源問題。
EUV的光子能量是無法透過直接照射來獲得的。
因此在光源製造中需要將錫融化成液態。
然後在錫一滴一滴滴落的時候用鐳射攻擊錫珠,讓錫轉化為等離子態,從而釋放出極紫外光。
看似原理十分簡單,但這個過程卻是十分的艱難。
它十分考驗一個製造方的軟體實力以及硬體實力。
但這又是楚皓他們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如果說只是為了達到DUV的要求,那麼無疑他們的工作量會減輕大半。
但這樣一來,他們這次的金烏計劃也就沒有了意義。
金烏計劃的存在就是為了研發高階光刻機,也就是極紫外光光刻機。
如若不然他們根本沒有必要如此的大費周章。
當全國各地陸續將生產的零件運往倉庫,金烏計劃也進入到了關鍵時期。
“很好,等到光源組那邊的研發工作成功,那麼咱們金烏計劃的進度也就達成了2/3左右。”侯院長一臉惆悵的說道。
聞言楚皓和李院長几人都沒有出聲。
因為他說的沒錯,即便是最難的鏡頭以及光源技術解決,他們的進度也不過堪堪達到2/3。
後續還有工作臺以及耗電問題在等待著他們。
至少在光刻機要進行組裝測試後,他們就得挪地方了。
上京本來就是一座超大城市,它的用電問題就是一個難題。
如果要在這裡進行光刻機的測試生產,那麼無疑是天方夜譚。
因此,後續工廠的選址問題也成了一個大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