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IMO是第四十屆,舉辦國依然是羅馬妮亞,這個夢開始的地方。
只不過今年的比賽是在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進行。
共有81個國家參賽。
作為舉辦次數最多的國家,羅馬妮亞在這個方面的經驗以及準備是十分豐富的。
比如現在的楚皓他們才剛剛出發,而作為華夏國家隊領隊的肖安已經提前好幾天抵達了布加勒斯特。
因為他們這些各國領隊還需要進行IMO AB 會議以及委員會議,整理投票選題等等工作。
而等楚皓眾人抵達,第三天也就是後天便會舉行開幕式。
那麼7月12日便會進行第一場考試。
13日第二場考試結束,14日閉幕式,當晚會有一個晚宴。
15日本次IMO也就圓滿結束,舉行閉幕式後於第二天眾人便會啟程回國。
其實IMO的真正時間總共就這五天,其餘時間都是花在了準備階段。
而今年的時間和往年也不太一樣。
本來楚皓以為會是十五到二十日,時間似乎提前了一點。
不過這個影響並不大,題目還是那些題目。
晚上七點半,飛往布加勒斯特的國際航班準時起飛,向地處歐洲東南位置的羅馬妮亞飛去。
看著下方的一片蔚藍色,楚皓略微有些失神。
這是他兩輩子以來第而次出國,或許也將是最後一次。
兩個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倒也有趣。
但從上京到羅馬妮亞的路程實在太遠,甚至還需要中轉兩次,而總共耗時需要二十多個小時!
這也就是說楚皓他們需要坐到十二日凌晨才能抵達!
為了消磨這漫長的旅途孔子明幾人乾脆刷起了題。
而楚皓也是拿出了中科大郵寄給自己的數學教材。
雖然他大學並不準備走數學方向,但應用科學涉及範圍廣泛,很多時候也需要用到數學理論知識。
所以楚皓還是打算將高數啃完,然後再開始學習理論物理。
畢竟無論幹什麼,理論物理的知識同樣重要。
沒有充足的理論知識直接想要跨到應用物理那麼無疑是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到蛋。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學習同樣如此。
因為楚皓等人的特殊,自然也引起了其他乘客的注意。
尤其是坐在楚皓和孔子明旁邊的幾名羅馬妮亞籍人在問了他們的目的後直接豎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