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卿,你我之間不必如此多禮。”
走上前去,東方朔便是輕輕拍了拍衛青的肩膀,而後輕聲笑道。
此行之途,可謂是極其艱險,無論是去到會稽郡調兵,還是之後率大軍親赴東甌,其中都是充滿了兇險。
經歷過生死劫難,他們之間此時早已是心有默契。在東方朔的心中,早已是將衛青當作了自己的知己好友,親弟弟一般的存在。
雖說衛青要比自己年幼幾歲,東方朔卻是對其極其的欣賞。
如此有天資,且品行端正,為人謙和的衛青,無愧於後世對其的高度評價。
所以即便不為名利,不言權謀,像衛青這樣的英才,東方朔都十分願意與其成為知己好友。
聽到東方朔喚自己的字,衛青臉上微微一怔,轉而便是露出了欣然的神色,而後便是點了點頭,也未曾多言。
一行之人,閒聊幾句之後便是入宮而去。
......
未央宮,宣室殿。
此時的大殿之中唯有劉徹和粟恆二人位於其中,劉徹跽坐在地,雙手捧著竹簡,兩眼目視其中,卻是怎麼也靜不下心去看。
“曼倩領命出行多久了。”
也看不進去奏報,劉徹乾脆將手上的竹簡一放,整個身子往後一靠,便是抬頭問道。
位於劉徹身後的粟恆聽到問話之後稍加思索,便是答道:
“已有十八日了。”
聽到粟恆的回覆,劉徹便是微微點了點頭,而後目視殿外之處,喃喃自語道:
“十八日,按理說即便是不能取勝而歸,也總該是要傳來些訊息才對啊。”
“可是他們自從在會稽成功調兵之後,便是再無了音訊,實在是讓朕難以心安。”
未經請示竇老太后和自己母親王太后,與群臣商議,便是私自授命東方朔攜自己的詔令前往會稽調兵,攻打閩越,馳援東甌。
此番決策可以說劉徹已然是孤注一擲,完全是出於對東方朔的信賴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若是東方朔能夠取勝而歸,平定閩越之亂,便是在竇老太后和群臣面前,他不僅是能夠泰然處之,甚至能夠一展自己的威嚴,也算是揚眉吐氣了。
可東方朔卻是遲遲沒有傳回訊息,他現在只知道東方朔成功調兵,可對後續之事卻是一無所知,完全就像是一個局外人一樣。
即便心中再相信東方朔的能力,他也實在是難以感到心安。
所以這幾日以來,他可謂是無心政事,所以的思緒都是集中在了閩越與東甌的戰事上。
如若不是東方朔此前對他說過,切不可輕舉妄動,一定要等候他的訊息,他早就想派人快馬加鞭趕到東甌一探究竟了。
注意到劉徹心神不寧,每日皺眉愁緒浮於臉前,粟恆也是上前安慰,躬身言道:
“奴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聽到粟恆主動發言,劉徹也是放下了自己抵在額前的手臂,而後轉過頭來看向他,言道:
“但講無妨。”
見劉徹同意,粟恆便是施以一禮,而後言道:
“奴雖久居宮中,幾無涉足宮外之地,卻也是與常侍郎見過許多次。”
“在奴看來,常侍郎這個人雖然舉止言談之間風趣幽默,行事作風不拘於禮,可只要是做事,便幾乎不會出現任何的差錯。”
“他既然能夠在陛下的面前立下軍令狀,主動請求親赴會稽調兵,平閩越之亂,心中必然是早有準備,若非如此,我相信以常侍郎的處事之風,定然是不會將這件事攬在自己的身上。”
說到此處,粟恆便是壓低了幾分聲音,用以只有自己和劉徹能夠聽到的聲音繼續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