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兩軍之中鼓聲傳出,將士們紛紛出了大營開始集結,然後按照將領的命令來到的規定的區域。
昨天的大戰清軍吃了大虧,可似乎並未影響到他們計程車氣,清軍分成左中右三軍朝著安東軍壓了過來。
“他們這是要決戰了麼?”錢謙益看著對方的大軍壓來,臉色有些難看,數萬人同時進攻,那氣勢絕不是一般的文人能夠承受的。
“昨天的試探清軍沒佔到便宜,恐怕是想要孤注一擲 了。”
其實林東不知道,經過這段時間的行軍,李達部已經繞過了山海關,切斷了北谷口和青山口,徹底切斷了清軍北逃的路線。
而此時三海關也早已落在了海軍陸戰隊的手中,清軍現在已經沒有了退路。
就在昨天,安東軍李達部和高傑、山東軍已經有了南下的趨勢,所以讓他們儘快趕回,否則京城大有淪陷的可能。
正是這個原因,豪格經過一夜的考慮,終於決定速戰速決。
正是這個原因,清軍才會在今天一早發起總攻。
林東對此雖然有所懷疑,卻也不害怕什麼,畢竟安東軍的探馬早就放了出去,方圓百里內的情況都在掌握之中,他相信清軍玩不出什麼花樣。
“咚咚咚……”鼓聲響起,清軍紛紛吶喊者朝安東軍衝了過來。
而就在此時,李達等人已經帶著人從北谷口朝著京城殺了過來。
事情和他們預料的不同,清軍並沒有什麼大隊人馬守在北谷口等地,當他們趕到的時候,這裡不過駐紮著幾百投降過去的明軍。
至於真正的韃子則一個不見,看來清軍已經徹底放棄了北返,準備和安東軍正面硬抗。
畢竟一旦擊潰了安定軍的主力,北谷口等地不用他們主動攻擊安東軍也不得不撤退,不然就算餓都要餓死。
李達佔領了北谷口之後,當即將高傑和山東軍的主事之人請了過來。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上東軍的領軍將領已經不是劉澤清,而是他兒子劉仁平,和劉澤清膽小懦弱不同,劉仁平向來看不起父親的膽小懦弱。
就在清軍南下之際,劉澤清不戰而逃,於是李達按照林東的密令順勢將劉仁平扶了上去。
劉仁平敢想敢幹,在安東軍的支援下,不過幾個月便整頓好了軍務,當劉澤清回來的時候,山東軍的大權已經落在了兒子劉仁平的手中。
這讓劉澤清暴跳如雷,可在李達的強硬堅持下,劉澤清沒有辦法,只能提前退休回家了。
此時,高傑和劉仁平兩人正坐在大帳之中商議著軍務。
“兩位將軍,我家定國公說了,一旦佔領了北谷口和青山口兩處,便可順勢南下圍攻京城,不知兩位將軍意下如何?”
高傑率先站了出來道:“既然是定國公的命令,末將自改遵從。”
此時的高傑早已被林東折服,同時也明白自己的實力,他高傑的軍隊在安東軍面前根本不夠看,於是便光棍至極的投在了安東軍的旗下。
而劉仁平雖然年輕,可也是個有眼光的,只是略一思量便同意了下來。
當然,大方向雖然已經確定,可具體的細節卻沒有敲定,於是眾人一番商議,決定明天一早便開始南下。
不過雖是南下,可誰先誰後還有講究,兩人為了爭功,誰也不願落後,一番爭執之後依舊沒有辦法確定誰為前鋒誰為後衛,李達無奈之下只好令兩人帶隊齊頭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