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安東軍才不傻,他們可是大好人,他們這樣做乃是讓利於民,你們懂不懂?”這時一旁的鄉親們反駁道。
“要是如此的話,我家的那些銅錢還真可以拿去換成銀子,這樣算起來一下子可賺了不少呢!”一名中年婦女興奮的道,顯然是個會過日子的女人。
“是啊,是啊,我家所有的銅錢都被我家老爺換成銀子了,一下子賺了不少呢。”
很快這個訊息便不脛而走,頓時整個小城中的人民紛紛跑回家中翻箱倒櫃起來。
林東萬萬沒想到,在李巖一番運作之下,安東軍短短几天便收到了數萬斤黃銅,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甚至一些狡猾的商人也加入了炒銅錢的生意之中。他們在別處以一兩銀子一千四百五十枚銅錢的價格收購,然後倒手賣給安東軍,一下子可以賺上好幾百文,這樣的生意可是一本萬利。
對於這些商人林東並不禁止,現在他需要大量的黃銅,這些商人雖然會從中獲取一些利益,不過這對安東軍收購銅錢來說是很有利的。
畢竟安東軍的勢力範圍有限,這樣兌換下去要不了多久便能將安東衛轄區所有的銅錢都兌換完。
有了這些商人,安東軍才能獲得更多的銅錢,這也是林東將價格定在一千二百枚的原因。
當然,林東可不會做賠本買賣,他的目標乃是遠洋外的日本,只要鑄好了大炮,打通了航道,這點利潤又算得了什麼?
在李巖的操作下,四面八方的銅錢不斷向安東軍流了過來,鑄造大炮的材料也得到了保證。
巴伯爾也沒想到林東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便收集到了上萬斤黃銅,這些黃銅足夠鑄造十數門大炮了。
然而林東並不準備停止,按照他的話說就是他要的是一支艦隊,而不是一兩艘大船。
按照明朝時期的大船計算,一艘戰艦佈置三十二門火炮,十艘戰艦便需要三百二十門大炮,如此算來,這點黃銅只不過杯水車薪。
而當梅爾根聽說林東要造數百門大炮的時候,早已驚掉了下巴,這麼多的大炮,林東將軍莫非想要稱霸世界不成?
在西方,一個大國也不過幾十艘戰艦,林東區區一個衛所軍官,就要造這麼多戰艦,華夏果然富得流油啊。
轉眼間又過了一月時光,如今天氣已經轉暖,春耕也已經開始,有了去年的經驗,這次林東要求安東衛的軍戶們必須將所有的旱地全部種上紅薯,這樣一來到了秋天便能獲得大量的糧食,那麼軍糧的事情便能夠迎刃而解。
雖然軍戶們對林東的決定抱著懷疑態度,可胳膊擰不過大腿,況且按照當時的制度來說,軍戶根本就是將軍們的私產,軍戶們種植的田地也歸衛所所有,因此土地上該種什麼自然也輪不到他們發表意見。
讓林東欣慰的是李鑫也沒讓他失望,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李鑫帶著百姓四處開鑿水渠興修水利,終於趕在春耕之前將水渠修好。
看著灌滿水的田地,林東心中感慨不已,自己還真是好運,一來到明朝便遇到這麼好的技術人才。
要不是他,開鑿水渠只怕沒有這麼快的進度,如今萬事俱備,只等著季節到來,便可以播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