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切勿動怒,先聽我講。”李巖一驚慌忙跪倒在地,哀求道。
“你且說說,要是你說的對,我可以饒你一命,要是說的不對,小心你的腦袋。”林東怒道。
“多謝將軍,其實讓百姓安定很簡單,我們只不過在城中張貼出告示,說海盜已經盡數被安東軍消滅,另外安東軍會沿著我們的轄區不間斷巡邏,確保百姓安全。”
“就這麼簡單?”林東眼皮微抬問道。
“的確如此,想是安東軍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極高,才會有此效果。”李達幫忙解釋道,經過這段時間和李巖搭配,他竟發現這李巖很有些辦法,很多他認為很困難的事到了他手中很快便能迎刃而解,因此對此人也有了好感。
“就算如此這些法令又是誰頒佈的?”林東暗自點頭,這小人還真會借勢。
“回將軍,這些法令都是將軍頒佈的,我們不過按照法令執行而已。”李巖再次討好道。
“此話何意?”
“將軍,李巖建議我以軍法約束民眾,所以他說的其實也沒什麼錯。”李達解釋道。
原來如此,怪不得那些百姓對李達如此推崇,其實不管是不是亂世,在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之後便應該使用重典,只有讓他們的違法成本高到他們承受不了才不會有人違法。
林東點了點頭道:“李達,你即刻去擬一張文書,我要對朐山縣城的商人進行收稅!”
“啊,將軍不可!”李達嚇了一跳,這商業稅自崇禎天子上位以後便被取消,將軍這個時候收稅不是有違聖意麼?
“有何不可?難道我安東軍給他們提供保護,叫他們交點稅都不行了?”林東知道明朝的滅亡其實和崇禎天子免除商業稅有著很大的關係。
當初崇禎天子被人一通忽悠直接免除了商業稅,這樣一來那些個達官貴人自然是高興了,可國家卻因此少了一大截的經濟來源,而這方面的虧空只能由農民來承擔,從而讓本來就不堪重負的農民雪上加霜,加上連年遭遇自然災害,很多地方顆粒無收,明朝政府在這個時候不但不賑濟災民反而還變本加厲,從而讓老百姓生活更加困苦,被賦稅壓的喘不過氣來農民大量逃亡,賦稅徵收任務更加無法完成,加上連年大戰消耗了明朝大量的金錢,直接導致大明朝財政破產。
到了崇禎十五年闖王李自成進攻京城之際,偌大一個明朝甚至連派出一個信使的銀子都拿不出來,可見朝廷窮到了什麼程度。
“是,將軍,此事不如交給小人去辦!”見李達吞吞吐吐,李巖慌忙磕了個頭道。
“你去辦?也行,另外你再出一張公告,凡在我東海中所轄區內的百姓每戶出一丁,從明天開始興修水利,興修水利期間可以以工換糧食。”林東繼續吩咐道。
“什麼,將軍,這……”
林東揮了揮手道:“去吧!”
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都是剛才在大街上受到的啟發,沒錯,既然已經來到了大明,那就應該為大明百姓做點事情。
很快,安東軍要在城中收稅的事情便傳遍了整個朐山縣城,和李達預想的結果不同,這些商人不但沒有反對,反而還大大的支援。
究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李巖在出公告的時候在後面加上了這麼一句話:凡是在我安東軍繳納過稅款的,只要你在我安東軍轄區,可保證你的貨物安全。
這樣一來無疑給這些商人打了一記鎮定劑,有了安東軍這樣的強軍做靠山誰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