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破,不信你看那幾處軍營,歪歪斜斜的立在那裡,林東真怕一陣大風把他吹到。
再看那處倉庫,遠遠看去倒是四面通透,可這採光這通風條件倒是不錯,可作為倉庫似乎有些不太合適吧?
而校場上那些軍事設施,基本上已經成為了蛀蟲的食物,經過長年累月的蠶食,已經所剩無幾,若是自己再晚來一段時間,這些蛀蟲估計就要考慮搬家的事了,也不知這裡的衛所軍多久沒有開展過軍事訓練了。
這些林東都能接受,最讓他無語的是,他們在軍營中走了半天,竟沒有遇到一個兵丁。
難道自己來的真是東海中所?
這個問題林東反覆問了幾次才確定自己的確沒有走錯,來的正是自己即將上任的東海中所。
黃管事,給我說說東海中所的情況吧!
“是,老爺,東海中所地處淮安府東部,隸屬於中軍都督府,東海中千戶所轄區內共有軍戶七百零八戶。”
“這麼少?”按照明朝的制度,一般來說一個千戶所統兵一千一百二十人,按照每戶一人計算,應該有一千一百多戶才對,怎麼這裡只有七百多戶。
林東有些意外,這裡乃是沿海地帶,只可惜這裡沒有後世的繁華,甚至連人口都比他之前所在的安東縣要少得多。
“不錯,東海中所原本有一千多戶,這些年來衛所軍大量逃亡,如今只剩下這七百多戶人家,其中大多都是老弱,年輕力壯的大多出去做副業去了。”
說到這裡林東眉頭微皺,看來這東海中所並非什麼好地方啊,不過也好,正好適合自己養兵。
“東海中所管轄的地域南北大概一兩百里,東西則範圍要小一點,可能在一百里左右,當然,這些並非全部都是軍戶……”
“這麼寬的地方?”林東有些意外,不過他轉念一想便明白了,原來在明朝年間,沿海衛所多為實土或半實土衛所,這些衛所起到了地方行政機構的作用,顯然這東海中所就是這樣一個半實土衛所。
“那東海中所收入如何?”林東終於問到了最關鍵之處。
“千戶老爺,這麼跟你說吧,由於這兩年的賦稅越來越重,農戶們種糧常常虧損,甚至已經連飯都吃不飽,所以都會出去做一些副業維持生計,至於軍戶,由於土地貧瘠,一年的收入也不過剛夠千戶老爺養幾十家丁而已,從我到東海中衛之後,便很少有什麼實際的收益,前任千戶老爺都是靠著朝廷那點軍餉過活!”
“這也太悽慘了吧!”林東撫額嘆息,原本在他想來,這麼大的一塊地方,一年的收入至少也有幾千兩進賬才對,怎麼窮成這樣。
“那千戶所為何沒有一兵一卒,以前的千戶在的時候這裡也是這樣麼?”林東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問了出來。
“倒不是這樣,以前的千戶老爺手下本來有三十多名家丁級精銳,可他上次調任其他衛所時全都帶走了,當初前千戶老爺也問過小人是否願意跟他離開,可小人自小在這裡長大,如今年紀大了,不想背井離鄉了。”
“難道就沒有別的兵丁?”
“千戶老爺剛到可能還不知道這裡的情況,這裡的軍戶平時根本不用訓練,只有偶爾有上級來視察的時候才來操練幾天,平時都是在家務農的,和一般農戶也沒什麼區別。”
“還有這樣的事情?如此說來就不奇怪了。”林東點了點頭,算是明白了為何這東海中所如此荒涼。
接下來林東又問了一些本地的民情風俗,以及群眾的生活狀況。
對此黃管事都一一作了解答。
不久,林東便將東海中所的情況瞭解了個大概,當即點頭道:“基本情況先說到這裡,你先帶我去兵營和庫房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