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幹好升官發財幹不好滾蛋
“可現在眼下竇建德兵多將廣,我們唐軍兵少,對我們又有防範之心,我們若擊其一營,其它諸營勢必相應救援,戰況一陷入膠著,若等竇建德大面四包圍,我們更將腹背受敵,死無葬身之地!”陳應長長一嘆,攤開雙手,無奈的說道:“想來想去,實無任何取勝之機會。本大將軍也不能拿將士們的性命去冒險。”
幾名受傷的鄭氏家丁聽到這話,一陣失望。有一名年輕的家丁,甚至眼睛紅紅的,快要哭出來了。
而帳中正在執守的陳應親兵一聽這話,卻異常感動。
鄭簡卻不動聲色,作為世族子弟。他們雖然出身高貴,在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身上也有著振興家族的重任。他們從小要學的東西非常多,當然見識和眼界更廣。陳應雖然沒有直接要說多少匹戰馬,一個勁兒說自己打不贏竇建德,看他的意思,並不是打不贏,而是想要好處。
鄭簡對陳應早有耳聞,一個敢率領四千八百步騎,直接衝擊處羅可汗的猛人,一個率領一千五百餘騎兵,敢衝擊始畢可汗的猛將,會怕竇建德?竇建德雖然有十數萬兵馬,遇到數萬突厥騎兵,估計也只有固營自守的份。
可是,陳應偏偏這麼說了,那只有一個可能。陳應想要好處,天大的好處,在陳應看來,這個數字太過聳人聽聞,羞於開口。
“以陳大將軍的本事,對付區區一個竇建德,何足道哉!”鄭簡笑道:“我們鄭氏的壯丁,平時為了看家護院,也曾學習過陣列之法,雖然不能與陳大將軍麾下虎賁相提並論,若是拉上去充充人數,鎮鎮場子,應該還可以吧?”
“話也不能這話說滴,打仗又不是拼人數!”陳應搖搖頭道:“鄭先生雖然不通軍事,卻也博學多才,想必也知道,三國時期袁本初麾下十數萬大軍,而曹孟德不過三萬餘人馬,卻一戰盡敗河北袁紹,還有北朝邙山之戰,北齊蘭陵王五百騎兵破北周十萬……”
說到這裡,陳應恍然大悟。
不知不覺,居然被鄭簡帶溝裡去了。
陳應一直拿兵少將寡作為藉口,現在他又自己顯擺,說人數不是戰爭決勝主要因素。這正中鄭簡的下懷。
陳應無奈的嘆了口氣道:“鄭先生咱們明人面前不說暗話,本將軍不是誇口,竇建德雖然兵強馬壯,本大將軍還真不怵他!”
鄭簡笑道:“陳大將軍威武,陳大將軍霸氣!”
陳應擺擺手道:“話是這樣說,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更何況本大將軍還不是巧婦!你也看到了,我麾下的陌刀軍將士,裝備太重,如果自身攜帶裝備,一天行軍不過四十里,所以他們必須每人配兩匹戰馬,伴隨行軍。而本大將軍麾下還有十六個團的騎兵,若有這十六個團的騎兵在手,竇建德十數大軍,本將軍可以視作無物!”
鄭簡聽到這話,在心中默默計算起來。陌刀軍兩千七百餘人,五千四百餘匹戰馬。
至於越騎軍,這可不是一個一匹馬就是騎兵了,騎兵在作戰過程中,至少要帶著一匹配用戰馬,方便在戰馬體力耗盡的時候換乘,如果是長途奔襲或大規模突擊,這就需要每人三匹。
就在鄭簡計算的時候,陳應脫口道:“兩萬匹戰馬,本將軍至少需要兩萬匹戰馬,最次不能少於一萬五千匹!”
兩萬匹戰馬,對於太原王氏和隴右李氏來說,自然是小菜一碟。哪怕是幽州范陽盧氏,他們也可以隨便拿出一兩萬匹戰馬,鄭氏倒有富庶,門下光耕牛就多達六萬餘頭,可是戰馬,他們卻真沒有那麼多。
整個滎陽鄭氏除非是在北齊最強盛的時候,他們倒是可以拿出這麼多馬。鄭簡苦笑道:“鄭氏現在連挽馬的駑馬都算上,或許可以湊足兩萬之數,不過戰馬,最多可以拿到八千匹……”
不等鄭簡說完,陳應搖搖頭道:“鄭先生,咱們現在不是在做生意,講究漫天要價,落地還錢,這是關乎著一萬餘名將士的性命,他們也是爹生娘養的,人的腦袋可不是地裡的韭菜,割掉一茬,還能再長出來!”
看著陳應態度如此堅決,鄭簡也不好再勸。鄭簡溫文爾雅的一笑道:“鄭氏只有八千匹戰馬,不過只需要三天,如果有一個月時間,我們鄭氏就算買也可以買到兩萬匹戰馬,只是時間……”
就在這時,李秀寧進入大帳道:“一萬匹戰馬,五千匹駑馬,五萬貫犒軍軍資,三天之內把滎陽的夏軍全部趕走,怎麼樣?”
一聽這話,鄭簡疑惑的望著李秀寧道:“這是……”
陳應指著李秀寧解釋道:“鄭先生,這位是大唐平陽公主殿下!”
“鄭簡拜見平陽公主!”鄭簡的身子微微前傾,算作施禮。
陳應暗暗奇怪李秀寧為何如此輕易放過鄭氏,完全可以藉助鄭氏迫切需要趕走竇建德的心理,狠狠壓榨一番。在陳應看來滎陽鄭氏就是屬銅豌豆的,不榨不出油。
李秀寧在陳應耳邊輕聲低語道:“吃到嘴裡才是肉!”
“吃的嘴裡才是肉!”
陳應恍然大悟,背嵬軍可以得到的訊息,那麼鄭氏作為地頭蛇,絕對會在稍遲一些的時間得到竇建德撤退的訊息。到那個時候,陳應卻不能學竇建德的大軍那樣,對滎陽鄭氏明搶。
李秀寧望著鄭簡道:“怎麼樣,能做到嗎?如果不能做到,我們大唐就要撤軍了,洛陽之東,不會留下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