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大將軍還沒有訊息?”陳應心中生出一個不好的預感,他疑惑的道:“屈突大將軍也是出身將門,久經戰陣,不會是……”
李秀寧的眼睛一瞟,就知道了陳應的意思。屈突通是前隋的虎牙郎將,後來成了楊堅的親衛大都督,左驍衛大將軍,可以說楊廣對不起很多人,卻唯獨沒有對不起屈突通,然而屈突通卻在兵敗後投降了李唐,那個時候李唐同樣不強大,也非常弱小。現在李唐大敗,王世充大勝,難保屈突通會再一次投降。
屈突通是一個有前科的將領,為了活命難保會趨利避害。這個時候李秀寧心中也無法做出判斷。李秀寧呢喃道:“屈突大將軍已經盡力了,就算他……也有情可原。”
“屈突大將軍回來了!”
“屈突大將軍回來了!”
陳應聞言一喜,李秀寧也明顯鬆了口氣。
不一會兒,李世民派人來請陳應回去議事。陳應現在雖然沒有受過大傷,可是體力耗盡,四肢痠軟無力,李秀寧想也沒想,上前去攙扶陳應。不過陳應到底還是男人,哪怕再瘦,體重也在一百二十斤開外,李秀寧攙扶著陳應,感覺非常吃力。
就在這時,周青準備上前來幫助陳應,不曾想剛剛抬腿,胳膊卻被郭洛拉住了。周青不解的望著郭洛:“你拉我幹甚麼?”
“幹甚麼?”郭洛輕笑道:“你現在別去礙眼了!”
說著郭洛指了指李秀寧跟陳應,周青這才恍然大悟。
李秀寧扶著陳應足足走了將近一百步,用了一柱香還多的時間。這個時間陳應實在受不了眾人竊竊私語和異樣的目光,陳應道:“周青、郭洛,給本大將軍找一個擔架過來!”
東宮左右衛率與東宮左右司御率是有戰地救護隊的,不過這次急援李世民,醫護隊根本就沒有跟過來。李秀寧疑惑的道:“擔架?”
陳應指著周青用兩個麻袋,穿入兩根長槍,再拆掉了槍頭,製成的簡易擔架道:“就是這個東西,在戰場上很多傷員因為傷勢太重,無法移動,如果用人背,或扛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傷口的二次傷害,所以陳懷仁就琢磨出了擔架!”
事實上,這個擔架是陳應搗鼓出來的,不過他的功勞已經太大了,根本就需要這個發明來提高功績。於是陳應就將這個功勞,推到了陳懷仁的頭上。
李秀寧也是將領出身,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妙用。她點點頭道:“這個東西簡單,實用,而且取材方面,應該全軍推廣。”
做著擔架,一路向李世民的中軍節堂走去。在這個時候,陳應發現北邙大營實在悽慘,大量營牆倒塌,現在唐軍士兵們正在緊急修繕,最危險的是燃燒的痕跡一直延伸到了中軍大帳的五百步左右,顯然鄭軍當時距離破營僅一步之遙。
不過,萬幸的是陳應及時援軍抵達,嚇退了鄭軍。
“三姐,你沒受傷吧?”剛剛進入中軍內營,一名高大的將領飛快的跪向李秀寧與陳應。
循著聲音望著,李秀寧發現這名高大的將領不是別人,正是齊王李元吉。李秀寧驚訝的問道:“三胡,你不是在孟津嗎?你怎麼會來到這裡?”
孟津在黃河北岸,事實上李世民為了獨得這次搶攻洛陽的大功,不僅僅將陳應、屈突通排除在外,就連齊王李元吉也被李世民趕去看管糧道。
想到這裡,陳應心中的不快就一掃而空。李世民為了獨佔大功,連親弟弟都不給面子,不讓他介入也在情理之中。儘管心中不快,不過想想眼下,卻也釋懷了。
“我的斥候一直盯著北邙大營,屈突大將軍率領前往龍門的時候,我就得到了訊息!”李元吉目光有些閃爍的道:“只是……三胡沒有想到,屈突大將軍居然也會戰敗!”
陳應看著李元吉閃爍的目光,瞬間就猜測到了他並沒有說實話。李世民在嫉妒陳應的戰功,李元吉何嘗不嫉妒李世民?事實上,李元吉如果在唐軍大營起火的第一時間內,發兵援救北邙大營,估計可以趕在大營第二道營牆被攻破前率領援軍抵達。
不過李元吉卻率領一萬餘人馬,渡過黃河之後,在洛水與澗河交匯的地方,就在收籠潰兵。
聽著李元吉恬不知恥的說著在那裡收攏潰兵,陳應不知道說什麼好了。河灣集距離洛陽足足五十里,對於騎兵來說自然不算什麼,都是步兵來說,還真不容易跑到那裡。
突然天空中打起了閃電,響起了滾滾的悶雷之聲,接著豆大的雨點從空中開始落下。
“快進帳!”
李秀寧一手拉著李元吉,一手拉著陳應。然而陳應的目光卻望向了長安黝黑的夜空。
來到節堂之中,眾將領早已列隊而立。
陳應原本坐在擔架進入大帳,李世民看到這一幕,急忙從主座上走到陳應的面前:“陳大將軍,您的傷怎麼樣了?”
陳應吃力的擺擺手道:“秦王殿下無須擔憂,臣無大礙,只是體力耗盡,四肢痠軟無力。
李世民道:“來人,快給陳大將軍搬一個軟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