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貞嘆了口氣,望著陳應,目光裡充滿了哀怨。
陳應眼神微縮,眉頭皺得更緊。
李道貞的怨氣很重:“我以為陳郎是我的良人,沒想到,唉……”
說到這裡,李道貞擦乾了緩緩朝著門外走去。
陳應望著李道貞的背影眼神中始終還流露出一絲辛酸、心疼與慚愧。說實話,陳應對李道貞並不反感,然而讓陳應選擇,他仍舊毫不猶豫的會選擇李秀寧,哪怕她曾為柴紹的媳婦。
……
接下來的十多天,陳應既沒有返回城外的清林裡,也沒有參會朝政,一直躲在書房,回憶著後世的銀行運作模式,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適合在大唐運營的錢莊管理系統。
雖然說陳應粗略瞭解後世的商業銀行運作模式,然而在這個時代卻無法直接剽竊後世的商業銀行運營模式。
在現代化的商業銀行運營有著成熟而高效的客戶服務系統,由於在這個時代沒有網路,沒有電腦,無法做到資訊時時共享,一旦所開出的票據被人偽造,肯定錢莊會損失慘重。僅僅網點建設,前臺服務、存取系統流程,就讓陳應煞費苦心。
更為關鍵的是,在這個時代算學普及率實在是太低,陳應手中可以動用的人才,實在是太少。錢莊在沒有電腦的時候,需要一支非常高效而又出色的會計隊伍,自從許敬宗向陳應認主之後,許敬宗的改變不僅僅是態度上,而且是全方位的。
當陳應提出要建一個錢莊的時候,許敬宗瞭解了所謂的錢莊運營模式,開始向陳應提出針對性的意見。
行家一出手,就是有沒有。陳應雖然有二十一世紀的理論,但是缺乏實踐,而許敬宗卻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與強大的實踐能力。這兩人一拍即合,短短不過十餘天時間,就已經將錢莊各種規章制度制定出來。
不過,陳應為了逃懶。這些規章制度的制定,都是有陳應口述,有許敬宗執筆錄入,粗略估計,這些規章制度足足十數萬字,許敬宗每天都可以書下出一萬多字的文稿。
等到錢莊制度制定好,這不僅讓陳應喜出望外,許敬宗更是欣喜若狂。
許敬宗非常聰明,他輕而易舉的看出錢莊這個東西的威力,甚至他發現一旦錢莊系統崩盤,那麼對於天下的影響,不亞於隋末的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塵煙。
現在許敬宗隱隱約約感覺到了陳應籌建錢莊的用意,一旦錢莊遍佈大唐全國,那麼侯莫陳氏的地位將在大唐不可替代,哪怕是李淵也不敢輕易動陳應。
許敬宗認為自己可以參與侯莫陳氏百年大計,是對他最大的認可與鼓勵,也使得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制定好了錢莊制度,陳應開始在長安招募人才。原本陳應招募三天,除了幾個粗通文墨的書生前來撞撞運氣之外,陳應非常失望根本就沒有招到一個讓陳應滿意的人才。
然而,當侯莫陳虔會亮明瞭陳應為侯莫陳氏長門嫡子的身份後,前來應聘的人數足足超過三百。當然,其中很多不是侯莫陳氏的門生故吏,就是由侯莫陳氏資助的孤兒。
陳應從這些應聘的名刺中突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清河馬周字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