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玉滿樓出來,蘇錦桐又讓佟媽媽返回去,買下另一支步搖,對此,蘇府諸人見慣不慣。
蘇錦繡給錦念遞了一個“就知道她會如此”的表情,錦念挽著謝氏的胳膊抿嘴笑。
錦春樓一早便得了訊息,今日東家幾位夫人和小姐要在樓裡用午膳,蘇府的馬車剛在錦春樓停下,掌櫃的便迎了出來,垂著手恭恭敬敬地道:“外頭冷,二夫人、三夫人、四夫人和幾小姐,請隨我來。”
許氏是眾人裡輩分最高的,她讓掌櫃的在前面引路,招呼眾人跟上:“錦春樓雖說是自家的產業,但自打二爺身體反反覆覆之後,我也甚少有空來,今日我們可得把招牌菜都點上了……”
崔氏最近心情不好,聞言沒答話,謝氏卻有些感慨道:“自三爺去淮安上任,我也是再沒來過錦春樓了……”
錦念聽母親說得傷感,用力捏了捏母親的手臂。
眾人魚貫踏入錦春樓,佟媽媽卻猶豫了,出門前,老太太叮囑她要看好五小姐,若她走開,蘇錦桐在樓裡出什麼差池,那她可就愧對老太太的信任了。
“我們回府時再順道買步搖也一樣!”
眼看眾人便要消失在門口,蘇錦桐眉頭微皺,掃了佟媽媽一眼,道:“錦春樓在東大街,金玉滿樓在南大街,如何會順路?錦春樓是自家的酒樓,這裡還有母親,兩位嬸孃,就這樣佟媽媽還擔心我出什麼差錯不成?”
蘇錦桐有點氣,也不管佟媽媽有沒有應下,快步跟上了蘇府諸人。
佟媽媽心下為難,想了想,她跟上蘇錦桐,道:“我還是跟小姐上樓吧,等小姐跟二夫人她們匯合了,我立刻返回去買那支步搖。”
蘇錦桐加快腳步沒說話,佟媽媽是老太太派來看她的,只要她同意回去取步搖,其他的就隨她意。
掌櫃的領著她們上了三樓,蘇錦繡上前一步問錦念:“六妹,你可還記得這間包間?”包間門上有“明月軒”三個鎏金行書。
錦念笑著點頭,她怎麼會不記得,就是在這間包間門口,她和蘇錦繡第一次見到李烈,還跟他換了最後一份蟹黃湯包。又想到在揚州城外驛站裡,李烈那天晚上跟她說和楊茹的婚事,錦念沉默嘆氣。
一行人圍著圓桌坐下,掌櫃讓夥計上茶,又給三位夫人都拿了菜譜,許氏就問幾位小姐想吃什麼。
蘇錦妍和錦念都沒有說話,蘇錦桐眼珠子轉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二伯母,我想吃符離燒雞。”
許氏讓掌櫃的記下,等菜都點齊了,掌櫃的便道:“……符離燒雞不是我們酒樓的招牌菜,沒有現成做好的,還勞夫人小姐擔待擔待,多等些時辰。”
許氏點頭讓掌櫃的下去準備,今日她們要買的首飾都買齊了,不在乎多等一時半刻。
蘇錦桐給三位夫人都斟了茶,待到謝氏抿了一口放下茶盞,她便問謝氏:“母親,準備過年了,父親應該快要從淮安回來了吧?”
謝氏笑了笑點頭說是。
蘇錦桐就道:“年初時,父親專門給我從淮安寄了玉璽回來,如今父親快回來了,要不我也給父親準備一件禮物好了,您說我給父準備一方翕硯如何?”
一旁的許氏聞言,便插話道:“……我們桐姐兒就是有孝心,哪像她三姐這般,每年過年的紅包拿不少,可就從沒見她孝敬過我什麼。”
許氏挑眉戲謔地看著自己女兒,蘇錦繡氣呼呼的嘟嘴不說話,眾人見狀,不由得鬨笑起來。
蘇錦桐順勢站起來:“二伯母都這般說了,我若不給父親準備一份禮,豈不是讓二伯母閃了舌頭……母親,趁著等菜的功夫,我這就去懷墨書齋給父親淘一塊好翕,六妹,你也給父親備一份禮吧!”
蘇錦桐說要去懷墨書齋,錦念心下就尋思著,前些日子她吩咐鶯歌和杜鵑找念安居士的事,懷墨書齋裡有常有念安居士的作畫,她不如跟著去碰碰運氣好了。
如今蘇錦桐相邀,錦念看了一眼蘇錦桐,道:“五姐說的是,我也去看看有沒有澄心紙。”
兩個女兒都說要給父親表表孝心,謝氏心裡替蘇佑樺高興,招呼跟車的杜媽媽和鶯歌,讓她們跟著去。
姐妹倆出了明月軒,好巧不巧的,她們在走廊遇到了楊茹,她是跟楊夫人出來的,訂的也是之前李烈用過的醉翁軒包間。
錦念目光微閃,她在這個地方,一次巧遇李烈,一次巧遇楊茹,興許冥冥之中,李烈和楊茹今生能締結良緣。
兩人跟楊茹打了招呼,楊茹看著錦念問她:“前幾日聽說你在宿州遇到流民,我還擔心了好一陣,你可有大礙?”
蘇錦念笑了笑:“勞楊姐姐擔心,家裡的護院護我退回宿州城,剛好路上又遇大雪,我染風寒在宿州城耽擱了幾日。”
楊茹便有些唏噓:“虧得了你帶了許多護院,要不可不是染風寒這般簡單了。”
蘇錦桐正探頭往樓下看,聞言便收回身子道:“阿茹,你是不知道,護送六妹回宿州時,我們護院可死了好些人,可不是人人都像英國公這般英勇……先不跟你說了,我出去買東西,回頭再給楊夫人請安。”
她有些火急火寮地去拉錦念,楊茹聽她提到李烈,面色就微紅,郝然地側身讓她們過去。
錦念皺皺眉,不動聲色地掙脫了蘇錦桐的手,她們兩人面和心不和,沒外人在場時,錦念嗝應做這些表面的功夫。
懷墨書齋和錦春一樣,都處在東大街,但懷墨書齋卻在街尾,從錦春樓坐馬車過去,得花上小半時辰。
在車上時,錦念問蘇錦桐:“楊姐姐和英國公的婚期,可定下了?”按理,親事訂下來後,李烈和楊茹應該很快要完婚了。他們是八月份訂的親,楊茹今年十六,李烈瞧著也不小了。
蘇錦桐撩開車簾看窗外,大街上到處是人,好些鋪子在甩開嗓門叫賣,還有些賣雜耍的,圍了許多人。
她看了看,放下車簾:“我沒聽阿茹提過婚期,據說英國公從西南迴京後,皇上要啟用他,如今正忙著朝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