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武宮爺爺,北原賢人返回客廳,彎腰坐在沙發上,他心情一時略感夢幻,嚴重的出乎意料。
第四件事,差一點成為名人,當初他一直下意識認為,所謂名人,應該是指廣義上的著名人士,他完全沒往圍棋的名人頭銜戰那方面去想。
原來是名人頭銜戰......北原賢人轉頭望向廚房裡的琴音姐,內心頗為無語。
琴音姐也是個講故事的鬼才,名人就名人嘛,是圍棋頭銜戰的名人,未來你跟我女兒解釋清楚不好?非要用那麼誤導人的語法幹什麼......
而且那第三件事,到現在都還沒影呢,怎麼第四件事,已經接踵而至......北原賢人內心低嘆,後面那三件事,說法是一個比一個模糊。
什麼意外受傷住院,
又是什麼差一點成為名人,
最後一件事更絕——週年校慶——然後啥資訊也沒有了。
好歹第三四件事,還大概的透露了一點點資訊。
廚房裡,花江琴音洗乾淨盤子,拿毛巾擦手,她回想剛才武宮爺爺說的事情,心思慢慢活躍起來。
名人頭銜......她還是比較瞭解日本圍棋的歷史。
其實早在江戶時代,便有圍棋的名人頭銜,那時候還並不流行棋聖這一稱號,只有名人。
只有舉世公認的棋力最強者,舉世公認的棋力第一人,才有資格加冕名人頭銜。
並不像現在的圍棋時代,九段棋士能有一大堆,那個時代數遍天下,當世只能有且僅有一位九段棋士,而那位九段棋士,也就是唯一的名人。
名人是唯一的九段,當世所有棋手的段位升降,全由名人獨攬大權,一人拍板決定,可以說名人就是圍棋界的皇帝。
誰都想當皇帝,誰都想當“武林盟主”,四大圍棋家族為了爭奪名人頭銜,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常常喋血棋盤,故事精彩程度,絲毫不亞於與港臺的武俠。
數遍日本四百年曆史的圍棋風雲,也只是出現過十位名人。
直到上世紀,傳承了四百年久的四大圍棋家族漸漸式微,最後一位名人他在年老之際,環視家族成員,已經無人可擔重任,只得十分無奈的將名人頭銜拱手轉讓給了日本棋院,往後,就讓萬萬世人去爭奪名人頭銜。
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當時作為觀戰記者,有幸觀看了“名人引退棋”的全過程,後來他根據自己的觀戰記錄,寫下了著名紀實《名人》。
花江琴音輕輕放下毛巾,眼睛瞟了眼沙發上的小賢。
雖然現在的名人頭銜,含金量沒有四百年前那般恐怖,但名人戰依舊是日本數一數二的重大圍棋賽事,其重要性比棋聖戰也不遑多讓。
如果小賢能奪到名人頭銜,等到未來,他與雅柊破鏡重圓,世人也只會讚美他們是郎才女貌的一對情侶吧。
小賢就可以挺直胸膛,光明正大牽著雅柊的手,一起走在大街上。
花江琴音轉頭說道:“小賢,反正你不缺時間,不如試一試怎麼樣?萬一就拿到名人頭銜了呢。”
“萬一?”北原賢人轉過頭,眼神古怪看著琴音姐,“你知不知道......現在的那位名人,他棋力究竟有多強?”
“井山文裕,世界等級分最高排名第四,日本圍棋歷史上的國內成績第一人,井山棋聖不僅是名譽棋聖,他還是名譽本因坊,名譽天元,名譽王座。”
“而我曾經的最佳戰績,也不過是被只拿過一次天元頭銜的老爹讓先才贏。”
北原賢人話語一頓,輕輕嘆了口氣,說道:“你放心吧,我參加名人戰。”
名人戰三千三百萬円的冠軍獎金非常高,省吃儉用的話,甚至夠他花三十年。
但他想參賽的最根本原因,並非因為獎金,況且那還是冠軍獎金,不是想拿就能拿到的錢。
北原賢人從口袋摸出手機,上網搜查資訊。
目前日本圍棋的七大頭銜戰,最年輕的冠軍記錄保持者是井山文裕,他在20歲4個月那天,拿到名人頭銜。
北原賢人心裡漸漸思索起來。
六大超一流棋手之一的大殺星——坂田榮男曾豪言說過,“世上哪有二十歲的名人!”
後來同為六超之一的旅日棋手,吳清源大師的弟子——林海峰打破了這個紀錄,隨即一夜間轟動日本,聲名家喻戶曉,後續林海峰又開創了日本圍棋的“竹林時代”。
再到後來,就輪到井山文裕打破了此紀錄,現在井山文裕是日本圍棋的第一人、日本平成年的第一位國民榮譽獎獲得者。
他們都是在二十歲左右那年,打破了頭銜戰最年輕的冠軍記錄。
而現在,二十歲以下的冠軍記錄,還尚處於一片荒地,一直未有人開墾。
北原賢人視線緊緊注視著手機熒幕。
曾經日本有位名譽棋聖,他好酒,好賭,因為賭債,一生家徒四壁,最誇張的時候,連霸6屆棋聖戰的鉅額獎金,竟然不足以填補累累債務的一個零頭,而且他婚後三年不歸家,期間書信全無,忽然某一天,帶著私生子焦頭爛額地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