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會發生什麼,我覺得應該跟那五件事有關係吧,那五件事裡,隱藏著一件會令主角失去老朋友的事嗎?繼而註定了主角未來的悲慘結局?”
“我不清楚北原同學的寫作大綱,但我試著猜測一下,那場導致與老友關係破裂的事件,它並非藏在五件事之中。”
“而是有一條看不到的暗線,隱秘串聯五個事件,伴隨五個事件陸續發生,某個因素不斷受影響,程度不斷加深,就像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最終積累的一切,終會在第五事件全部爆發吧。”
“如果打破了這條暗線......”高梨絮風微笑著看著他,調皮的眨了眨眼,“我哪知道喔,我也很想知道,但這就要問一下作者了吧。”
“不過作者已經想清楚了吧,既然設定未來的女兒穿越回十三年前,她肯定不是擺設吧,那些錯過的,遺憾的,悲傷的,所有失去的,最終都會迎來一個圓滿結局吧,是不是,北原同學?”
北原賢人笑了笑,他哪知道,只好回答道:“暫時保密,現在全說出來,豈不失去了神秘感,未來你會知道。”
女兒說,命運是暴力性的,會用強制性的手段,命令一切發生。
高梨說,命運是自然性的,歷史唯物主義觀念,一切發生皆是客觀環境影響下的主觀自然選擇。
這裡面根本性的區別:
花谷認為,五件事裡,藏著一件突然爆發的事情,令他跟雨宮雅柊斷絕關係,想改變命運,最可靠的辦法,避免五件事全部發生就好。
高梨認為,五件事裡,有一條神秘暗線,串聯起那五件事,就像法國大革命,某個或多個因素漸漸加深,最終才爆發了一切,想改變命運,只需要把握核心問題,搞清楚“暗線”是什麼,切斷它即可。
這是一個嶄新的思路。
她們倆,誰對誰錯,北原賢人不知道,或許誰說都對,或許誰都猜錯了,也可能相互補充才完整。
不過他心理上,更傾向於高梨的猜測。
至少唯物歷史主義來闡述命運,還貼合一點科學性,而花谷的理論,完全是在一廂猜測,並不是說她猜錯了,而是相對的可信度稍弱。
而且以他現在和雨宮的關係,確實一直在穩中向好,而突然間有一件大事,徹底改變了他倆,邏輯性上的確稍顯唐突。
命運不是一套枷鎖,沒有牢牢禁錮他,令他動彈不得,而像一個籠子,人被關進籠子裡,向海底下沉,他墜入海面前,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活動,可以嘗試掙扎,但想逃出籠子,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找到解開籠鎖的鑰匙。
北原賢人陷入長考。
他還是決定,直面自身命運,揪出暗線,搞清楚它究竟為何物,掌控自己的命運。
這意味著他不能逃避未來發生的任何事情,而是要積極並警惕的加入其中,細心觀察,見微知著,仔細的從內部揪出它,牢牢把控住它,隨時切斷它。
北原賢人收回發散的思緒,認真說道:“高梨同學的建議很有用,非常感謝。”
高梨絮風禮貌的微笑說道:“能幫到北原同學,我也很高興,對了,等那部書寫完,可一定要告知我一聲,我會認真拜讀。”
北原賢人內心汗顏,她居然還上心了,算了,回家讓花谷瞎寫吧。
反正小調皮蛋平常呆在家裡,除了吃喝玩樂什麼都不做,正好給她找點事做,磨磨她性子。
柏木茉優臉色不好的走進倉庫,他轉頭看向那位“地下情人”,內心樂出了聲。
“地下情人”果然氣得一夜沒睡好,眼睛明顯頂著兩個黑眼圈。
過了會,陸陸續續,她們都來了,只有香川寧寧未至,一放學就急慌慌往家跑,回家跟父母解釋面具男的後宮團。
湊活著排練了倆小時,散夥之際,六個人一起走出倉庫,道了個別。
高梨絮風站在倉庫門口,只剩茉優站在她身邊,她望著四個人朝一個方向回家的他們,內心總覺得有點古怪。
北原同學是不是......帶走了樂隊一大半的女成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