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山石壓頂。
同時,上面還放了一尊銅鼎。
不僅是一座山。
鼎,乃氣運之器。
這是某個王朝的天子留下的鑄鼎。
承載了氣運和大山的重量,重重的砸下,這一砸,即使是肥遺,也是不死脫皮。
大山砸下,那燃燒著天空的枯萎烈意也停滯了一些。
龍虎道人看著這大山和氣運的壓重,瞳孔收縮,略帶震撼。
這白雲觀,也非浪得虛名。
“肥遺為何會脫困,你們之後會調查的吧,真是的,貧道遇到的妖魔都沒那麼厲害的...”龍虎道人看著一真子,語氣中多了幾分尊敬之意了。
然而此時一真子眾道人卻無暇顧及,只是嚴肅的看著壓下的大山。
“還沒結束...”
“沒結束?”
“這鼎乃是漢之鼎,乃是王之重器。”一真子搖頭說道:“但,一個被斬斷了氣運的王朝之鼎,怎麼壓的死肥遺呢。”
果然,大山紅光迸出,山石應聲而碎,雙身單首的巨蛇鑽通而出。
熊熊燃燒,所到之處,皆是枯萎。
“一個可笑卑微的氣運,也妄圖壓服吾?”
這泰山壓頂確實是讓肥遺有些猝不及防,然而這蜀漢之鼎,則是讓肥遺感受到了侮辱。
這也能叫做王器之鼎?
這也想壓服自己?
要是堯舜之鼎,或許祂還懼三分。
肥遺猙獰道。
“渺小的凡人,”
上面肉眼可見的渺小王朝氣運,即使是龍虎道人和邱南河都感受的到。
真的,實在是太弱小了啊。
鼎的氣運不會因為時光的更迭而變弱,當時的氣運是如何,留存的氣運,就如何。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修行門派能夠避開坑爹王朝的原因。
王朝天命如何,觀鼎便可知一二。
雖然這也不絕對,畢竟還是有那麼多的修行門閥攀附龍脈的修行人,最終淹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天命嗎...是啊,大漢龍脈被張角所斬,已是強弩之末,為什麼蜀漢還有如此多人追隨昭王呢...誰知道啊。”
“但這鼎,可不是為了壓死你的,只是為了轉移你的注意,目前來看,目的,已經達到了。”
一真子盤腿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