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挽天傾 (第1/2頁)

銜燭之龍,是一個稱呼,也可以叫做燭龍、燭陰、燭九陰等等。

《山海經》中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燭龍。

這應該是對燭龍較早的記載。當然,“人面蛇身”這種描述,屬於是對古神的常見的描述了,上古神話中有人面蛇身記載的古神,恐怕有兩位數之多。

從歷史角度來看,這是因為圖騰崇拜的緣故。

除了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也都有對燭龍的描述。

同時,在《楚辭章句》中有記載:天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

這一點,《詩緯含神霧》中也有提到:天不足西北,無有陰陽訊息,故有龍銜火精以照天門中也。

也就是說燭龍之所以被稱作“燭龍”,是因為它口中銜有“火精”或者“火燭”。

並且他在神話中應該的確是龍,一開始也不是鐘山山神,之所以會來到鐘山,多半是因為“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西北方生靈塗炭,因此燭龍才會來到鐘山成為山神。

當然了,記載神話的典籍各有說辭,說法不一。正是因為如此,蘇葉才一直沒有往燭龍身上想過。

但如今《海外經》的記載,卻和曾經自己偶然瞭解過的《山海經》、《楚辭》有一些相契合的地方。這讓蘇葉不由得開始懷疑,難道真的存在燭龍這種古神嗎?

他想了想,又查閱了一些竹簡。

在藏室的竹簡中,神怪典籍其實並不多。雖然的確有關於上古時鐘山的記載,也的確記載了一位被尊稱為“帝君”的龍神,但是大都沒有提到過那位“龍神”的真正名稱。

以至於,蘇葉也不敢確信,那位龍神究竟和燭龍是否是同一存在。

畢竟,甚至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轉生到怎樣的一個世界裡了,也許根本不是單純的回到商周時期那麼簡單。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信的。

那就是,鐘山的確有過一位“龍神”,而且,十有八九和“天傾池”有關!

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

蘇葉至少已確信了,那“天傾池”,蘊含著那位龍神的遺澤,對自己來說,也是一個機緣!

他將《海外經》收好。不過,卻並沒有急著回去。

雖然自己可以短暫地離開天傾池,不過,其實蘇葉自己也不是很喜歡飛離池水。

畢竟他本質上還是一條魚,就算能駕馭“元氣”,但時間長了,本能上總還是會懷念水的。

難得來到藏室一次,蘇葉乾脆決定,好好查閱一下。下一次再來,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或者說也沒什麼太大必要再來了。

畢竟,藏室的典籍雖然不少,卻也並不是很多。大部分內容老者都已教過。

於是蘇葉便繼續撥弄元氣,查閱竹簡。

這一次,他自然沒有將目光放在神怪典籍上。當然了,《任農》、《巧匠》之類學過的學問也是忽略。

蘇葉的目光,主要是放在記載國家地理的內容上。這些內容,老者授課時雖也提到過,但卻並未詳說。而蘇葉的目的便是,弄清楚如今到底是什麼時代!

他翻越了《海國》、《水經》、《禹貢》等竹簡,再結合一些有關貿易往來的記載,頓時心中細細皺起了眉頭。

從記載中,蘇葉結合地理與政策,差不多知道了,如今的朝代,與自己記憶中的“周朝”的確很是類似,而且,也的確被稱作“大周”。

周王自稱“周天子”,實行宗法制、井田制、尊崇禮樂,分封諸侯。

甚至,連周邊的一些外族,也都差不多,被稱作“夷、蠻、戎、狄”。而對周朝威脅最大的,便是西北的遊牧民族“犬戎”,又叫“獫狁”。

不過,好像卻又似是而非。

最新小說: 木葉之宗妹天下第一 超凡之主 殤之墨月 開局簽到葵花寶典,我把它扔了 從山賊到天帝 繫結氣運,開局推演至高法 暗殺王 救救那個作者 青玄大道 我本英雄奈何成色鬼 仙王退休了 我家娘子是棵草 聖龍神將 奇葩邪妃,腹黑王爺別囂張 御獸:我能提取愉悅值 逐鹿天下間 帝皇修羅決 我靠撿寶變無敵 反派覺醒:開局強奪系統 這個打石工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