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葉認為,提和竭羅是一個“求道者”。
就和王輿、老者一樣。這尊“佛”,也有著自己的“道”。
經過上一世最後在林加中與其的對話,蘇葉已經知道了。如今這個世界,其實只是一個掌中小世界。
也正因為如此,這個世界中的山水樹木才會顯得極大,而生靈們,則都是一樣小。
這一切當然是提和竭羅做的。
她之所以要這麼做,也並不是出於一種掌控欲。而且,雖然她要求須彌世界中的人都信仰和祈禱她,但她自己並不是很需要信仰。
她自身,就擁有著極其強大的力量。那種力量,甚至積蓄不知幾何億年。
因此,才會不在“燭龍”留下的西北天的薪火力量之下。
她這麼做,其實反倒是為了她心中的慈悲!為了讓須彌世界中的萬物,可以得到安寧與幸福。
因為現在須彌山外面的世界,正在經歷著“末法”。
佛教有三時,分別是正法、像法、末法。
正法是佛的智慧的時期,像法是佛的經義的時期,末法,則是妖魔篡改佛法,使得大地陷入混亂的時期。
而如今外面真的是“末法”。
在林加中,最後光景破碎時,蘇葉看到了外面世界的慘狀。
那是一個妖魔亂舞的世……烈火蔓延,天空塌陷。說是“人間煉獄”亦不為過。
面對如此世界,提和竭羅才會將眾生都安置在這個須彌世界之中,藉此,來創造一個巨大的“夢幻”,讓人們可以棲身安樂。
從這個角度來說,提和竭羅是一個當之無愧的“佛”。
其實他和王輿所面對的是一樣的。
提和竭羅也無法改變末法的降臨。即使是“佛”,也無法阻止末法時代的來到。
據蘇葉所知,當末法時代來臨時,佛是不存在的。佛都離去了。
直到末法時代結束以後,“增長劫”開始,人壽達八萬四千年,一切重回正軌,“佛”才會再次降臨。
而提和竭羅,卻沒有離去。這證明,她心中有著大慈悲,也有著自己的“執念”。不想看末法將凡人摧毀消滅,因此才會創造出這個世界。
王輿其實也面臨過同樣的問題。
他在得知世界大勢遲早會迎來一個“變革”、“壞滅”的時候,心中也是絕望的。
當然了,王輿既沒有選擇成為“神靈”,也沒有選擇像提和竭羅一樣,創造一個“安定”的“大同”世界。他的選擇,是盡為人之力。
不過即使如此,也並不能說提和竭羅做的完全不對。
蘇葉只是覺得,生靈們或許會有更好的出路。尤其是這麼一個完全“信仰”佛的世界,其實提和竭羅所面對的,至少要比王輿面對的相對要友善一些的。
而如今,蘇葉面對“提和竭羅”的存在,面對她這位“求道者”,蘇葉所要解決的問題,或許就是他的道路之所在。
或者說,“求道者”,總是要面臨如此問題的。
末法和大勢的洪流,並不是只針對凡人。只是凡人在面對時,會更加的無助。而末法和大勢的洪流帶來的,同樣也是對“求道者”道心的考驗。
如今蘇葉也同樣面臨著這個考驗。如果他無法想到一個妥善解決的方法,那麼就算他進入到末法世界,能夠在妖魔之下維持本心,但終究,也只是放棄了真正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