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和“輪迴”,具有同等的意義——整合諸天萬界的“道”,並且將那個“道”匯聚成一個超越基本大道的“大道”。
不過,方法卻是不同。
天庭以諸天萬界經歷過的道法為主。對人,則並不是那麼看重。
這頗有一點“太上忘情”的意思。
所謂太上忘情,並非是因為真的沒有了情感,而是因為世間的人與生靈太多了,即便是蒼天在上,也無法將每一個人都顧及到。
因此,對於太上者而言。可能選擇的做法就是以“天地不仁,萬物為芻狗”的方式,令天下生靈都取決於一個公平公正的角度。
天道至情,與萬物生機。天道無情,與萬物毀滅。這就是太上忘情。
所以,當要整合諸天萬界天道時。三清的做法就是,取道而不顧人。
因為“人”,在大道建立以後,總會復生。在那之前,也許“毀滅”是更好地途徑。
而輪迴則剛好相反。
輪迴注重的,恰恰是“人”。
或者說是“生靈”。
生靈輪迴轉世,將無數天道相連,混雜,蘊生。最後成就一個大道。
而不是單單隻抽取天道本身。
如果說,天庭的“神道”的話。
那麼,輪迴就是“人道”。
對於三清來說,若是蘇葉不能做到維繫輪迴,成就一個抵禦“世界崩塌”的力量,達到“世界重塑”。那麼,天庭就是唯一的道。
輪迴,註定不能成功。
但是蘇葉做到了。
他用輪迴連通了一個世界,讓一個世界在不需要有“神”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重塑,存續……
所以。
蘇葉就是三清的同道者。
輪迴,也是可以與天庭相對的存在!
雖然,山海世界對於三清他們來說就猶如一粒微塵一般渺小。
但是正如“管中窺豹,可見一斑”一樣。
既然在山海世界,幽冥輪迴都得以存在,那麼,即便這輪迴道換在太始世界,應該也是一樣的。
更何況,蘇葉領悟的夢幻道,可以讓他無視距離的遠近,超脫時間線。
甚至,可以讓他以化身的姿態降臨於太始世界。
要知道,太始世界距離山海世界乃是有不知幾何億萬裡之遙遠。
即便是三清這等大神聖,也必須要以“化身”,才能在短時間內到達跨越這段距離。
《劍來》
而若是於尋常飛天遁地之法,就算是三清一念百萬裡,恐怕也需要不知幾億萬年才能夠從世界的此端而到達彼端。
可是蘇葉卻能夠在一念之間,無視這其中的距離。以一種近乎於“跳躍”的方式,將整個太始世界,拉入自己的夢境之中。
甚至,讓自己的化身,降臨在太始世界。
雖然這並不代表法力的強弱,但也代表蘇葉已經達到了某種“道”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