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亞歷山大,張志遠也沒有急著去見其他球隊的經理。
他現在就是女神,那些球隊經理就是舔狗,多晾幾天也無妨。
不多晾幾天,他也分不出誰更有誠意。
他現在要先拍一個短片,準確來說是給老爸拍一個廣告。
他家是賣餐具的,小到鍋碗瓢盆,大到廚房套件,都是他們的經營範圍。
這種小生意本來不需要明星代言,但這是自家生意,張志遠自然不能不管。
正好,他記憶中有一個特別有趣的短片,可以適當的加工一下,改成勺子的廣告。
那部短片原名《勺子殺人狂》,講的是一個用勺子當武器的殺手,透過勺子敲打,孜孜不倦的追殺了一個肥仔12年,最終將其活活敲死的故事。
這種設定本身就充滿了滑稽感,荒誕感,偏偏這短片還能拍的一點都不違和,不彆扭,甚至能夠自圓其說。
這就讓故事變的非常的有趣,好笑。
如果只是單純的搞笑,這部短片可能也就不會那麼出名。
事實上,這部短片是披著喜劇外衣的悲劇故事,有著深刻的隱喻。
那個勺子殺手代表著生活中的各種煩心事,那些煩心事不致命,卻能讓人痛苦。而且,這種煩心事在生活中連綿不絕,無法躲避,永不停歇。
最終,我們都會被這些煩心事折磨的不成人樣,甚至被‘殺死’。
原劇是單純的短片,但張志遠卻可以將其改成廣告,又不影響劇情內容。
他只需要在最後一幕稍稍修改就行,前面的內容一點都不需要改變。
最後一幕是勺子殺手在敲打了12年之後,胖子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而殺人狂手裡的那把勺子終於斷了,然後殺手拉開衣服拉鍊,露出了衣服裡那幾十把嶄新的勺子。
胖子看到那些勺子時,那絕望無助的可憐眼神,可把張志遠給笑壞了。
這次他準備修改一下,胖子在看到那麼多的勺子後多問一句‘你為什麼要一直用勺子敲我’。
然後勺子殺人狂開口說道:“我只是想告訴你,我們XX牌的勺子質量很好,你有沒有興趣買一把。”
然後,胖子像對穿腸一樣吐血三升。
這種改動多了一種無厘頭的感覺,少了一些嚴謹性。
不過,多出來的喜劇效果可以彌補這一點,只要觀眾笑了,這部短片就不算失敗。
斯邁爾很快就聯絡好了攝影師,然後拍完了室內的部分,街上的部分。
接下來就是一些外景,不過也用不了多少時間,畢竟這只是一部十分鐘的短片,也不需要製作的像電影一樣精良。
出發去拍外景之前,張志遠還要先去參加球隊的奪冠遊行。
經過兩天的準備,奪冠遊行的日子已經定下,就在6月25號。
次日,張志遠和球隊集合。
他們要從火箭俱樂部開始出發,穿過休斯頓這座城市,然後在一間大學裡慶祝。
他還要表演一個節目,以及和球迷互動,回答些問題。
張志遠等人站在大巴車頂上,街道兩旁站滿了球迷。
看到張志遠等人出現,球迷直接陷入了瘋狂,高呼著他們的名字和綽號。
這讓張志遠有些擔心,生怕某個激動的球迷會掏出機槍隨機殺幾個人來慶祝。
這裡可是德克薩斯州呀。
如果發生了這種事,張志遠也不會感到意外。
張志遠和球迷揮手致意,球迷更加激動了。
大巴前進了一會兒,張志遠還看到了幾個球迷拉著巨大的橫幅,上面寫著讓他留下的話。
在媒體的分析下,不少火箭球迷也猜到了張志遠要離開。
“看到沒張,這是球迷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