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醫院也因為四盛街的聲譽鵲起,原本就極盛的名,更是被眾人推上新的高度,具體表現為病人數量暴增。
而員工們忙得腳不沾地,一天都沒有偷懶的空,到了下班的點他們覺得自己被掏空的疲憊,但是內心卻異常地充實。
看到病人疼痛減緩、家屬們感激的模樣,他們覺得自我價值得到了實現,為組織發展添磚加瓦的活,做得兢兢業業!
不過這工作強度有些大,而且醫院接待人數受到場地、裝置和人員配置的限制,使得許多病人沒能得到及時地救治,而且每個病房爆滿,走廊裡的病床也都排起了長龍,哪怕椅子上都是打吊針的病患和家屬。
池芸兒來尋池父說事。
江以華如今調入京都了,可是京都農所的許多課題與實驗專案,都是跟隨著免費優質良種配送給各個地方。
他以前待過的農場便是其中之一,如今陸陸續續從許多地方反饋實驗進展,農所研究員就要去一些符合預期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
一來一去沒有一個月也得半個來月了,池芸兒便準備回家呆一段時間,正好方便上下班。
而且她打算著,等江以華回來後,自己就申請調換工作!
自從招聘工作開始後,池芸兒幾乎沒再來過醫院門診部和住院部了,剛入門就看到人挨著人的場景,頭皮有些發麻。
她當真是一路喊著借過,才艱難地抵達父親的辦公室。
辦公室裡只有一個實習生守著,其餘的人都被調出去幫忙,哪怕這位也要埋頭整理著典型病例報告,抬頭衝她笑笑,“小池主任,您是找副院吧?他去住院部了,要不您等會?”
池芸兒笑著點頭,讓他繼續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會兒。
等她將整個門診部逛了一遍,老池同志還沒回來呢。
不過她碰到了老池同志的學生,便順口問了幾句。
“最近醫院好像很忙?”
那青年大口地喝著水,吞嚥下去使勁地點頭:“小池妹子,何止是忙啊,是特別忙!”
“自從這四盛街開辦後,許多人原本有個頭疼腦熱的,請假去醫院看病。如今都拐到咱們醫院來了,順便在四周轉悠圈。”
“不過呢,病人多了,我們倒是能夠根據眾多病例,尋出些典型的來集中醫治,而且考慮的方面全了,治療效果反倒不錯。”
“總體來說,有利有弊,但利大於弊,就是咱們醫院還是建小了……”
池芸兒點點頭,又去其他科室詢問一遍。
終於在過了吃飯點半個多小時,在院長辦公室蹲到了人。
“呦,稀客,”老院長看到她,笑著將人邀請進來,“小池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又有什麼主意了?”
他工作太多了,倆人關係很熟悉,也省略了寒暄一步,直奔主題。
池芸兒看著窗外的人流,笑道:“我覺得吧,磨刀不誤砍柴工,咱們醫院應該再擴張一番,而且要奔著國際一流的水準建設!”
一句話,把老院長忙了一早晨昏沉的腦袋,給炸清醒了。
他很想說一句,這會不會太冒進了?
不過四盛街已經全面開業半個來月了,醫院有足夠的錢重新蓋樓。
他根據經驗,沒有開口,是以池芸兒繼續說。
“咱們醫院是部隊轉地方的,原本就圈了個小型訓練場,如今地方被一半劃撥成家屬院,一半作為醫院。”
“但是呢所有建築樓層偏低,東一座西一座,沒有規劃性顯得雜亂無章不好看,還特別佔地方浪費土地資源。可以說,咱們的醫療水平是全國中首屈一指的,可是室內室外的環境匹配不上。”
“有個乾淨敞亮的工作和修養環境,不論對咱們醫護人員還是對病人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所以,我建議咱們請帝大建築方面的教授,為咱們醫院和家屬區重新設計!”
“咱們這一次就一步到位,從硬體設施上先跟上國際一流水平……”
老院長聽著池芸兒的規劃,什麼醫院各個部門分割槽要合理且細化,如此能做到讓病患高效分流……
要考慮到個人、單位以及各種特殊情況,眾人對醫療服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