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索性直接去了人事部,把事情說了下,尋到了方玉瑩的基本資訊,尤其是將方父方母的情況摸清楚。
方父是醫生,而方母是倉庫管理員,都是醫院體系的。
江母人脈挺廣的,直接一個電話打過去,請人轉達給方父和方母,讓倆人明天一早來醫院,商討下孩子們的人生大事!
池芸兒送走江母后,跟趙金明和徐成芳開會,揚揚手裡的東西,輕笑著道:
“我們這幾天的努力沒有白費,用切實的資料寫出來的策劃案,已經被批准,並且還申請到了一千塊的啟動金。”
趙金明和徐成芳高興地直接原地跳起來,隨即他們都激動摩拳擦掌地等著池芸兒的吩咐。
池芸兒坐下來,掀開備份的策劃案,“其實咱們的策劃案寫得很詳細了,每個環節都考慮到了。可是沒有實踐,誰也不能保證一定就能成功。”
“所以在真正盈利賺出一千塊之前,咱們就認認真真地開商店,自個兒去跑貨源、學習經驗、定價格、當售貨員。”
“等商店走上正軌後,咱再選出合適的售貨員,進行專門培訓,待他們能夠良好運營後,咱們再從商店裡抽身進行下一個專案!”
倆人點點頭,內心忐忑和激動並存,渾身的血液沸騰不已。“我們聽您的。”
池芸兒輕笑著道,“那咱們儘快將商店開辦起來,早一日開起來,咱早一天賺錢。”
“咱們依舊分頭行動,我列出商店需要上架子售賣的貨品,咱們分成三份,每個人負責一份……”
“咱們前期工作做得差不多了,這次直接聯絡廠家進行商談簽訂合同……”
池芸兒分派著任務。
商店得開辦並不容易,涉及許多細節,從商品的市場價格、需求量、貨源、款式等等方面都要考慮到。
集中了許多調查的資料,他們才寫出策劃案來。
如今他們也算是半個行家,為後續工作提供了方便。
總醫院不小,按照來院訪客分成了三個區域,門診部、住院部、康復部,康復部旁邊有個內部招待所。
其餘的便是倉庫、科研、配藥室、辦公樓等。
中間隔著得是由原來的病房、辦公樓改成的職工單身宿舍。
醫院後面與家屬區還有個大門互通。
醫院裡以及家屬區內部,並沒有供銷社、國營飯店等公共設施,而是集中分佈在醫院外面一條街上,輻射好幾個單位。
池芸兒準備在門診部先設定一家商店,等其開辦起來後,再在醫院與家屬院銜接處開一家,務必將來醫院的病人、病人家屬以及醫院職工和家屬,內部消化掉!
她早就看好了地方,醫院門診一樓開了好幾個門,每個門都有個不小的門崗。不過有兩個門閒置了,她準備將那倆門崗給徵用起來。
一個作為倉庫,一個則作為店鋪,這些都在策劃案中提到過。院長他們點頭同意了。
池芸兒在倉庫裡尋到些破舊的病床、桌椅,花了些人工費,給打造了些貨架。略微打掃乾淨,再放上京都總醫院門市部的牌子,倒是有模有樣了。
其他商品慢慢商談和進貨,但是京都之前與他們換購的廠家卻很輕鬆談下來。
南方與他們換購的廠家也不過是一個電話的事情。而且他們還同意給予總醫院方便,先送貨,等第二次送貨的時候再結清款項。
是以當天下午,門市部裡放兩張桌子,扯上兩部電話,池芸兒借調倉庫幾個職員,去當地十幾個廠家拉了貨,便跟徐成芳坐鎮。
倆人一邊翻看報紙,一邊打電話跟廠家商量進貨的事項。
而趙金明又開始準備第二次南下。
“咦,”有人經過的時候好奇地看看門外牌子,又瞧瞧空蕩蕩跟辦公室的房間,“這裡是門市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