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笑道:“林芳姐,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小姨的意思,既然以後要全力發展服裝業務,公司緊緊成立工作室是不夠的,還要成立專門的服裝部門,或是更進一步乾脆單獨成立一家服裝公司。”
“暫時先成立服裝部門就夠了。”江鳳芸說道。
洛寧搖頭:“不,既然要做,就要全力做到最好。現在國內的服裝行業發展迅速,前景也比珠寶飾品行業更加廣闊。我建議直接成立服裝公司,先延續目前的高階定製路線,小姨只需要專心做設計,其他方面,公司會全力協助。”
“小寧,這樣會不會太急進了一點?我才剛剛畢業,沒必要一下子把攤子鋪得這麼大?”江鳳芸自己反而有些猶豫。
林芳則毫不猶豫的點頭:“就照小寧說的辦,鳳芸,你現在是我們公司的支柱和招牌,公司的運營方面你不用管,只需要專心在設計方面。其他的事,有我呢。小寧,這個建議是你提的,你可得教教我,要怎麼做?”
林芳對洛寧毫無保留的信任,讓她深受感動,立刻開始琢磨起發展規劃來。
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洛寧完成了計劃書,再次來到芳芳飾品,跟林芳討論。林芳看完計劃書,便放心的笑了:“小寧,有你這份計劃書,我對新公司就更有信心了。我有信心,在最短時間內,把鳳芸的名氣打出去。”
“林芳姐,關於小姨的部分,最好不要讓她知道,我擔心她會不接受這個計劃。”洛寧叮囑道。
“你放心,我心裡有數。”林芳意會道,她把計劃書中關於江鳳芸的部分拿出來,單獨放置。然後說道:“現在我可以把她叫來,商量新公司的事了吧?”
洛寧笑嘻嘻的說:“事情交給林芳姐,就是放心。”
江鳳芸看過計劃書,反應和林芳一樣,原本還有些忐忑的心,立刻變得信心十足。洛寧的這些建議和規劃,有些是她能想到卻不敢這麼大手筆的做,比如在國內舉辦自己的時裝秀。她只想到辦秀,可洛寧卻想得更遠,在從開始的自我宣傳,到品牌成功後要爭做業界領袖,做一個國內自己的時裝週。
有些是她連想也不敢想的,比如直接收購一本時尚雜誌,為自家品牌做宣傳。
更讓她們震撼的是,洛寧提出了雙品牌模式:高階定製的奢侈品牌和平價量產品牌共同發展。以高階品牌提升公司知名度和形象,幫助平價品牌開啟市場,為公司盈利;再以平價品牌為基石,促進高階品牌的發展。這是後世許多世界大牌公司的經營模式,被洛寧現在拿來用,就為了爭取時間。
這些計劃,無論哪一個都是大手筆,需要雄厚的資金和大量的人才才有可能成功,但林芳已經躍躍欲試了。
“按照這份計劃,新公司至少需要上千萬的投資。小寧,這個投資計劃,你看該怎麼做?”林芳詢問道。
洛寧反問道:“林芳姐,你的看法如何呢?”
林芳認真的考慮了許久,說道:“服裝公司雖然是直接從芳芳飾品劃出來,但我不建議作為芳芳飾品的子公司,而是獨立的公司。理由很簡單,鳳芸在芳芳飾品的股分太少,服裝公司完全以她為主,理應讓她多佔一些股分。還有小寧,你對芳芳飾品的貢獻也很大,可是股分卻太少,我一直覺得虧欠你的。新公司這邊,雖然仍舊由我負責經營,但你們兩個的作用都比我大,理應占多數股分。”
洛寧和江鳳芸都沒想到林芳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話,對林芳的人品再一次敬服。兩人心裡也有了各自的想法。
洛寧之所以沒有做投資計劃,就是考慮到小姨的利益。畢竟芳芳飾品發展到如今的地步,沒人願意出讓股分,小姨壓根沒機會增持股分。可她將來對公司的作用是最大的,如果按照現在的股分,對她確實很不公平。
江鳳芸之前本沒有這樣的想法,可聽到林芳這麼一說,她不禁期盼起來,誰不想獲得更好的條件呢?
林芳看到她期盼的眼神,微笑道:“鳳芸,我原本打算把芳芳飾品的股分轉讓一些給你,可轉得太多,我家裡不會同意。轉得太少,我又覺得不夠。這是最好的機會,我希望能補償你過去對公司的貢獻。”
洛寧笑道:“我同意,小姨應該佔最大股。”
江鳳芸又開心又感動的說:“謝謝你們。林芳姐,小寧,在你們面前我就不客套了,我確實希望能多一些股分,畢竟這將是我一生的事業,我希望能夠掌握足夠的話語權。所以,我就不跟你們客氣了。”
林芳笑道:“客氣什麼?這是你應得的。鳳芸,以後我們一起努力,實現小寧的構想,讓我們的品牌成為去世界一流的品牌。”
江鳳芸堅定的說道:“雖然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但我一定會努力,不讓你們失望。”
洛寧樂呵呵的說:“林芳姐,小姨,奮鬥努力什麼的,你們以後慢慢做。現在最重要的事,是商議投資細節。”
林芳說道:“小寧,我先說說我的建議吧。目前國內和國外兩個工作室都是由芳芳飾品出資成立的,其中也有其他股東的份額。如果不讓他們投資新公司,有些說不過去。我認為讓他們每人佔百分之一的股分就足夠了。”
江鳳芸沒有說話,那些股東全是洛寧的朋友,她不好發表意見。
洛寧笑道:“林芳姐,你不用在意我。無論是我哥,還是清泉飯店的小夥伴,以前對芳芳飾品確實有過貢獻。但他們從公司得到的,已經足夠。所以,這一次我尊重你們兩人的意見。”
江鳳芸看了看林芳,見她點頭,這才說道:“我同意林芳姐的意見。當初芳芳飾品剛起步的時候,我們在清泉飯店受到大家的照顧,現在不能忘恩負義。芳芳飾品除我們三人外,還有十三名股東,每人百分之一股。”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