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子的名字叫做《大魚海棠》。
13年,追光的商業部門,在國內的“點名時間”這個商業眾籌網站上,發現了這個專案,最終洽談合作,完成了投資。
原班人馬得到了追光的投資後,把片子拿到了公司裡進行製作。
許鑫在13年就看過這片子的美術風格。
實話,宮崎駿的風格還是挺明顯的。
但……無論故事還是美術風格都不僅僅侷限於宮崎駿,而是有著自己的想法。
他曾經跟新海誠聊過國內的動漫電影有沒有機會超越日本,當時新海誠給出的答案是基本沒有。
確實,無論是從業人員的數量還是質量,國內照已經發展了數十年的日本都差一大截。
但……沒關係。
至少這件事有人在做。
追光的商務投資部門,就是在許鑫的授意下成立的。
主要就是想要給這些“走投無路”的電影人提供一個合作的平臺。
而這部《大魚海棠》,就是他覺得很優秀的幾個專案之一。
如今終於完成了成片的製作,他自然要去看看的。
成片一共105分鐘。
可對導演他們而言,卻是十二年的時光。
當然了,對於劇組看著成片一邊流淚,一邊抽噎的想法,許鑫不是很在乎。他只是在放映廳裡靜靜地看完了這部片子後,直接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這片子,投到絲路上去吧。我很期待這部美學風格很優秀的作品能在電影節中和觀眾見面。”
他的發言代表著認可。
也代表著絕對的權威與認證。
這片子,很不錯。
為追光又推出了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而欣喜。
也為國內動漫電影的從業人員而高興。
哪怕現在動漫市場比起15年一整年高達440億的華語電影產業來說,不值一提。
可至少……他看到了希望。
總有一天,這些人才會在這片還未被耕耘的沃土上,從幼苗長成……不說參天大樹吧,但至少值得被人銘記的絕美一景。
他不清楚這一天會有多久。
可……
他的錢還有很多,在沒花完之前,為華語電影做些事的心就絕對不會停止。
再說了……他不僅僅是錢多。
還挺能賺的。
也不知道這些人花錢的速度,能不能趕得上自己和媳婦賺錢的速度。
嘖……
話說回來,楊蜜那娘們可真能掙啊。
今年光各種代言少說賺了三個億。
純利潤。
就更別提雙唯的其他人了。
哦對,聽說她還和冰冰姐一起投資了化妝品產業……她那點化學知識不是早就還給化學老師了麼?
生產出來那玩意真的能用?
可別把別人臉給燒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