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前面三個……
嘖。
按照老徐的說法:
“打戲是不上替身拍不成的地步。”
替身,倒也能替。
但許鑫不太喜歡。
靠替身剪輯出來的鏡頭,始終沒有演員自我表演、表達出來那種自然感。
而行家一出手,老徐就知有沒有。
當廖帆那一套詠春起手,日字衝拳往前一遞,他的眼睛就亮了起來。
坦白而言,他能看出來,對方的詠春也就一般。
但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一個徒有其型的花架子,也比那些只會做動作,連發力要訣都掌握不住的人要好多了。
功夫,是一門水滴石穿的修行。
只要有師指引,入其門,得其法,那這場修行,其實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滴汗水都不會辜負你……直到你達到了自身條件、天賦限制的天花板前。
都是如此。
至於天花板多高,那就純粹看個人了。
而廖帆這詠春,明顯是練過的。
雖然練的時間不是特別長。
但確確實實可以說……屬於學員的範疇了。
而一套拳打完,明白自己使命的徐浩鋒直接對站在木人樁前的廖帆說道:
“八斬刀,會麼?”
“主要練的就是八斬刀和六點半棍,拳下功夫稍微少了一些。”
“行,來。”
很快,雙刀在手的廖帆打出來的招數,其實和詠春拳法差不多。
都是一手攻,一手防。
但這一套招下來後,徐浩鋒心裡就有底了。
於是,他不在吭聲。
許鑫也知道老徐的意思,點點頭:
“行,回去等通知吧。”
“好的,許導。”
廖帆收刀歸置好,鞠了一躬,離開了。
他剛走,徐浩鋒就直接開口:
“下過功夫,但火候太淺。不過拍電影,肯定是夠了。路子也走對了,不是那種胡弄……我估摸,他應該是真的回到家後就連續訓練了一段時間,短時間內把詠春該有的型都給學會了……哈。”
說著,他忽然輕笑了一聲:
“要是找他演,最起碼我不用擔心改劇本的問題了。”
他這話的意思,是和許鑫聊天時提的顧慮。
在創作之初,他就和許鑫提過。
這是一個“南拳北傳”的故事,詠春現在太出名了,提起南拳,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但如果演員打不好,肯定得捱罵。所以找演員如果能練的好,那就叫詠春。要是練不好,我就編個名字,省的咱們遭人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