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然後?”
“但咱們不是韓國。韓國的階級固化太嚴重了……這方面先不提,咱們就說他們那種造星模式。他們很卷,對吧?”
“對。”
“如果咱們跟他們靠攏,那麼是不是以後大家也會越來越卷?”
“嗯。”
“可韓流就是在這種卷的前提下,刮起來的旋風。而這股旋風之所以能捲起來,其實本質上還是因為……偶像基數太大。什麼男團女團SoLo歌手搞笑藝人之類的……那麼多人從事這個行業,一開始,人沒那麼多的時候,觀眾也買賬。但後來人越來越多,你手上沒活,觀眾就真不買賬了。這時候的觀眾就要倒逼著你推出一些……好活!而這些好活,能在他們那個國家競爭壓力那麼大的環境下脫穎而出,自然也有了傲視亞洲的資本。”
“你的意思是,如果國內照這麼模式走,越來越卷的時代才會出現更多優秀的作品?”
“是的。而且照這個思路下來,京圈這種模式,在前期的發展速度一定會很快……我其實不太瞭解那個什麼Exo的幾個天朝人在國內到底火到什麼程度。但我覺得,如果京圈按照這個模式走,那……他們火到全國人民皆知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遠了。”
“……?”
楊蜜一懵。
忍不住又坐直了身子,直勾勾的看著老公:
“你確定?全國皆知?就靠幾個從韓國回來的男團歌手?偶像?這些韓流粉絲在娛樂圈裡最多算是小團體,並且很封閉。不能說未成氣候,但……她們很片面的。”
看著她那有些荒唐的眼神,許鑫就知道她不同意自己的觀點。
可他卻說道:
“重要的不是我看到的未來有多大的可能成真。”
“……那是什麼?”
“是我看到了這個未來。”
大病初癒的男人此刻靠在床頭上。
雖然還是大汗淋漓的模樣,甚至鼻尖上密密麻麻的汗珠都未曾擦拭。
但他的眼眸卻洞若觀火一般,似乎看穿了一切。
“既然看到了這個未來,就要做些準備。或許這些準備永遠用不到,這個未來永遠也不會發生……但手上有,不用,和沒有是兩碼事,不是麼?”
“……”
一時間,楊蜜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有道理麼?
當然有。
可問題是……
“你要親自入局?”
聽到這話,許鑫樂了。
“說句誇張點的,謀者以身入局,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麼?”
“可是……”
“你先聽我說完。”
許鑫擺擺手,繼續說道:
“我的感覺是……馮導現在其實多少也應該感覺到了當年鄭導的感受。不過和鄭導不同的是……他很會審時度勢。面對滾滾而來的浪潮,他的選擇是一邊跟著,一邊放緩。這樣既能保留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不會收到新勢力的撕咬,同時和對手止戈……說白了,他其實已經開始為自己準備後路了……大概應該是這意思。”
“可這和你忽然要轉幕後有什麼關係?沒直接衝突的呀。”
“你看,這不繞回來了?我說了,我看到了這個未來,所以要做些準備。你知道咱們為啥從出道開始,到現在,走的這麼順麼?拋開個人能力不提,就這條路……為啥我沒跟其他導演一樣,要受資本制約,要受環境影響……甚至沒準還有哪個富婆想潛規則我……”
“……”
楊蜜嘴角一抽。
心說得特麼什麼樣的富婆,才能潛的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