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同志思想覺悟不錯。
而她最喜歡的,是對方評論中的最後那一句:
“我想,歌德·許一定很幸福吧。甚至比張還要幸福,因為,他徹底擁有了自己的繆斯。”
好活!
賞!
默默的把這個影評人的名字標記了一個“自己人無內鬼”的標籤後,她翻了一頁。
《不夠深刻,但足夠精彩。歌德·許的困獸之鬥》
影評人:馬丁·麥克唐納
楊蜜眉毛一挑。
這題目……是批評的?
【我一直是很堅定的歌德·許的粉絲。從看到了《山楂樹》的那一刻起,我就喜歡上了這位年輕的導演。
而對於這部電影,我的觀感卻很複雜。因為我的情緒在這100分鐘裡不停地翻轉、顛覆。
作為一名編劇、導演,對於歌德許在這部電影裡所展露出來他招牌的鏡頭感,我不想過多贅述。我知道他和張的關係很好,如同師徒。而張的畫面排程能力是世界一流的大師級別。歌德許能做到如此是理所應當。
我這篇評價想表達的是這部電影本身的“問題”。
藝術的創作本身不應被任何外物所幹擾。我認為它反應的,理應是在創作時代的背景下,藝術家們看到的最真實的東西。
但,天朝電影在某種程度上的制約,很抱歉我無法理解。
而基於這一點,讓我看到了這部電影的用心與缺陷。
歌德許很用心,他用心的講了一個溫柔的故事。
《暴裂無聲》本身是一個非常溫柔的故事,就潛藏在它乍一看很冷血的背景之下。除了飾演反派的chANG之外,其實每一個角色都有兩面性。他們或者卑劣的外衣之下,都包裹著自己的溫柔。
雖然這種溫柔乍一看有些天真。
可連一位經歷了喪子之痛的憤怒母親,在看到了村長吐血的第一時間,都知道把村長抱在懷裡,給予對方一種屬於母性的溫柔時,我就知道,這部電影的結局一定是反套路的悲愴。
事實也是如此。這也是歌德許用心的地方。
他用心的,講述了一個擁有複雜人性的故事。
可他的缺陷也同樣明顯。
歌德許似乎深知自己這個故事的“底線”在哪。而這個“底線”,其實也是這些年我們始終在討論的,關於他的國家限制藝術家們創作出更真實故事的基點。
他很聰明,知道這個故事的基調只能是悲愴但不能是黑暗。所以,他沒有過渡去刻畫chANG有多壞……實際上,看過這部電影的朋友們應該有這種感覺。這電影哪怕沒有chANG,只有ZhAodY自己的獨角戲,也不會突兀。甚至如果只是ZhAodY的獨角戲的話,還能更多的賦予一層屬於她身上的抗爭色彩。
和體制抗爭,和那些不負責任的人抗爭……一個母親為了找尋孩子或者兇手到底能多“堅強”。這樣的看點或許會更吸引人一些。
但如果真按照這個思路走,我想,歌德許這部電影有很大機率會被扼殺掉。
因為這麼拍,整個電影的基調就不再是ZhAodY和chANG的對抗,而是變成了她與整個體制的對抗。
她會成為一個逆行者,一匹丟失了孩子的母狼。
這也是我想表達的缺陷。
我相信,作為一名如此優秀的導演,他不會沒有意識到這個故事的延伸性。但最後僅僅只是這樣。
這部影片,在我看來,歌德許就像是在一座小型的獸籠裡張牙舞爪的老虎。
他明明可以在山林之間奔跑,更自由,更狂野。但卻被鐵籠限制在了很小的地方。
但,老虎就是老虎。哪怕被困在鐵籠裡,你依舊能從它鋒利的獠牙與雙眸中感受到那種寒冷與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