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鑫對這表情當然不陌生。
恰恰相反,他太熟悉了。
因為自己曾經也這樣過。
於是,在後知後覺的掌聲中,他笑著招了招手:
“恭喜,刁導。快來吧~”
“嘩啦啦啦啦啦……”
……
“我草!”
“!!!!”
“白日焰火!?”
“白日焰火!最佳影片!!!”
當許鑫念出名字那一刻,柏林當地那些跟隨而來的天朝媒體,網路上留意電影節獲獎訊息的網民,以及無數關注著花落誰家的圈內人都不自覺的爆發出了一陣陣驚訝的聲音。
這次得獎的竟然又是華語電影!?
又是我們!?
去年的《烈日灼心》牢牢佔據柏林的半壁江山已經夠離譜了。
今年竟然又給到了華語電影?
又是我們?
我們又是冠軍!?
伴隨著許鑫念出名字後,無數的驚訝已經盪漾在他們的心中。
毫不誇張的巨大驚訝,一點都沒有任何誇張。
所有人看著從許鑫手裡接過獎盃的刁義男,心頭一時間都沒了其他情緒。
只剩下了驚訝。
緊接著第一反應就是……許鑫的吃相是不是太難看了?
就算你是評審也不能這麼來啊!
最佳影片、最佳男女演員……都給一部電影?
“許鑫這是把評審團給玩穿了?”
“不懂就問……是這電影真就這麼好,還是暗箱操作啊?”
“連續兩屆都是咱們?我為啥有點心虛呢。”
“啊啊啊啊!贏了!贏了!!!!!”
“去年的《烈日灼心》,今年的《白日焰火》!我宣佈!華語影壇征服世界的大門就此敞開!”
“西影廠牛比!”
微博上,無數留言伴隨著最快的資訊宣佈《白日焰火》斬獲金熊的訊息,在網路上擴散開來。
確確實實,有點太不真實了。
因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無論是金熊還是金獅,亦或者是金棕櫚……那都是歐美電影的天下。
別管是歐洲還是美國……在天朝人那“歐美”的概念中,這些獎項或許偶有花落別家的時候,但大體上,都是“歐美”人自己得獎。
別管法國還是英國,反正都是人家“自己人”。